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真面目 |
[游记]庐山真面目 |
2008-05-22 sina.com.cn |
2007-09-16 23:56:5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今天,俺终于能有机会见识一下庐山的真面目了!想到此,俺就兴奋得无法自已。 从南昌行车2个半小时,终于到达庐山脚下,庐山其实规模很大,有很多条路线可行,俺们一行23人要从庐山的南面直接上山。 常言道:“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黄山天下奇”、“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那么,庐山该用哪个字来概括呢? 小表弟又一次把大家难住了。 谁都想不到,会用一个“牛”字来形容庐山。 庐山“雄”不过泰,“险”不过华,“奇”不过黄,“秀”不过峨眉,“幽”不过青城,但却是五者兼而有之,集天下之大成于一身!否则,就不可能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竞窥庐山之“真面”,留下如此之多的墨迹颂褒;更甚者如蒋介石有每年亲上庐山避暑之好,来来往往历经15载。因此一句“庐山天下牛”虽然貌似牵强,实则合理。 可惜,此时仍深秋未至,若能在寒冬之时上庐山赏雪,实乃俺此生之一大快事也! 我辈见识浅薄,对庐山之景印象深刻的,并非是苏东坡的诗句,而是来自于十数年前热播的《圣斗士星矢》。紫龙一招能够让庐山五老峰瀑布倒流的独门绝技“庐山升龙霸”,迷煞多少莽撞少年。近日终将得尝所愿,亲眼见识一下这个传说中的大瀑布,顺便看看天枰座的童虎老师是否仍盘坐于瀑布的大石之上。——中国的名山大川竟需要通过十数年前的日本漫画才得以传播,实乃吾辈之哀! 午餐极其丰盛,达到了“下馆子吃大餐”的水准,其中一道“山顶上的鱼”(老书记语)让人印象颇深。与红军战士们的红米饭、南瓜汤,甚至草根树皮相比,这里的伙食标准近乎奢侈,难怪国民党最终输掉了江山。这顿午餐是对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最好诠释。 安排好房间,安顿好行李,稍事休息后,本次庐山的“登山之旅”就要正式开始了。 一、闲庭信步如琴湖 如琴湖,因形似小提琴,故得此名。“座落”于庐山西谷花径公园旁,为人工湖泊,建于六十年代初期。景色幽静,实乃静养的好场所,信步湖边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杭州西湖,虽然规模上无法与西湖相提并论,但在半山腰能有如此湖泊亦属美景矣。 ▲ 如琴湖 继续前行至白居易草堂并拍了几张照后,原道返回。原因是下面还有很长的山路需要蜿蜒“爬行”。 二、势催嵬崿锦绣谷 经过了朱元璋与陈友谅激战过的天桥,触摸了一颗巨大的“好运石”之后,来到了“峰壑组合奇特”,“盘崖峭峙典雅深幽”,“两边如斧劈刀削一般”的锦绣谷。满谷长满奇花异草,可谓野花常开,锦绣烂漫,故而得名。传说晋朝名僧慧远曾在此采撷花卉、明代李时珍进谷采药,曾得睡香花。此谷1980年筑路,长约1000米,曲径盘空,云雾迷漫,峰回路转,步移景换。 ▲ 好运石 ▲ 为防止游人拍照坠崖,管理者在险处皆画了黄线,越过黄线者后果自负。俺则险些连站到黄线内的勇气都没有,理由俺认为很充分:以俺这样的体积和身手,若是一脚踏空,就真的可以到谷底陪“小龙女”去了…… ▲ 俺与老爸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3440e01000bif.html2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