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我和好友梦商定不随旅游团,自助游庐山。经几天的行程策划,我们满怀欣喜和好奇,登上了开往九江的火车…… 十月一日 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  查阅大量资料后,我们决定绕过大门从三叠泉上山。原因有三:三叠泉下有著名的白鹿洞书院;从这里上山虽然陡峭但下山平坦;最重要的一点,是听说从三叠泉上山的逃票率高达百分之百…… 快去照“天性达学” 真是好运,天公爷爷一扫连日阴霾,突然露出个大笑脸。晴朗的天气给了我们一个极好的心情,我和梦愉快地踏上了登山旅程。按计划首先来到白鹿洞书院,走进书院,立刻感受到一片清雅淡泊之气。这里山势险峻,虽说是黄金周,游人也寥寥无几,与风光秀美的匡庐相比,它确实少了不少人气。大概是历经沧桑,饱染儒墨,获得了一种精深文博的厚实,才让人觉得凝重。它区别于庙堂式的州、府、县学,但这正是它千余年来的生命力所在,精魂所在,魅力所在。穿过“正学之门”、“朱子祠”、“紫阳书院”,游走于古色古香的学堂亭榭之间,看着溪流下的“枕流石”,想起李渤养鹿隐居读书,朱熹传业授道……不禁发人神思,让你顿生怀古之幽情。抬起头,看到一块大牌匾,文曰“天性达学”,梦推着我嚷:“快去照啊!快去照‘天性达学’!” 神秘的返山标志 从庐山下来游三叠泉的时候,会发给游人一个返山标志,证明游客是买了门票进山的。回去的时候凭着这枚标志,就不用再买门票。于是有经验的游人在这枚标志上做文章。因为有些人是直接从这里下山回家的,用不着按导游路线返山,向他们要或买标志就使得逃票率极高。于是我们在猜测、渴望这枚神奇的小牌…… 出了白鹿洞书院,我们赶车到了三叠泉的大门,沿着盘山公路崎岖而上,开始感受匡庐之奇美。雄伟的五老峰远远的在向我们招手,蔚蓝的天空高远而清明。青山绿林,阳光轻轻地洒在林间,倒出我们的身影。这时候心情变得格外明朗,忘却了所有的旅途劳累,忍不住哼起了调子。 小走一段,便看见有游人稀稀疏疏地从山上下来。梦突然指着一个人衣服上的小牌子叫道:“看,返山标志!”我们心中一喜,终于找到了这个神奇的小东西。走过去问人要,别人说要留作纪念,好失望!梦说要找那种大肚子的老伯伯,果然,一会儿我们就要到了一个。这时候有一个村姑跟着我们,说要带我们进去,但要给她一些钱,我们不理。过了一会儿工夫,终于又得到了另一枚。这个小小的插曲让我们的旅途充满了乐趣,得到神奇标志的快乐不亚于置身于秀美景色之间。我们戴上标志,买了花环,欢声笑语,一路荡漾! 看,这就是三叠泉 踏着石台阶向上爬,山愈高,路愈陡,而游人也愈来愈多起来。我们往上爬,他们向下走。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他们拄着拐杖,不断地感叹路险,而我们只是觉得累。远远的能听见很多人在一起谈笑,我们猜想,三叠泉在前面不远了。 不一会儿,听到哗哗的流水声,这种流水声越来越大,拐过一个弯儿,我们不约而同的叫:“看,这就是三叠泉!”。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飞泻而下,极为壮观。时而直垂,一倾而下,时而弯曲,奔入潭中。站在潭边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潭水清澈见底,取水而饮,凉爽甘甜。人们都在这里驻足留影,玩水,流连忘返。“匡庐瀑布,首推三叠”,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今天我们正式算作“庐山客”了。  美丽的小镇 到达牯岭镇,夜幕已经笼罩下来。夜色中的小镇,炊烟袅袅,灯火阑珊。青石板的台阶路,沿街的小店铺,整个小街古色古香。老板的叫卖,游客的脚步,让人想起小说里的凤凰,电视里的丽江,想起那些朴实的场景和浪漫的镜头,开始迷恋身边的这一切。抬头看看黑漆漆的天空,又仿佛在睡梦中一般。 我们奔波了一天都有些累了,可还没有找到入住的地方。沿街问上去,都住满了,开始有点紧张。难道真的会和听说的一样——黄金周很难找到住的地方?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愉快的心情,虽然有点小着急,可看到身边这么多同龄人和我们一起这家那家的问,很快乐。穿过了这条小街,就是街心花园。那里彩灯闪烁,给古老的小镇点缀了现代气息。终于找到了一家有空房的旅馆,安顿好后,出去游荡。 庐山恋,青春同路人 夜晚的牯岭镇,吹着刺骨的风,虽然是深秋季节,这里却早晚如冬。都说庐山是避暑胜地,夏日的庐山一定是清爽宜人。我们去看了电影《庐山恋》。据说是放映场次破了吉利斯纪录的电影。因为这家影院名就叫《庐山恋》电影院,终年不断只放这一部片子。纯洁羞涩的爱情融于庐山美景之中,陶醉之余也给游客做了最生动的导游。 我们看得很入迷,突然后面有人叫我们,令人惊讶的是,坐在我们后面的正是火车上和我们面对面坐着的一对情侣。当时只知道他们也要去庐山,没想到会在这里相见。大家都说巧,影院里遇见同路人。 十月二日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美美睡了一觉,早晨醒来晨雾正浓,略有寒意。站在街心花园的护栏旁,眺望远处雾蒙蒙的山峰,俯望山下雾蒙蒙的村落,空气中弥漫着幸福的道。 做客白居易草堂 牯岭的早晨美,如琴湖的早晨更美,微风习习,绿波荡漾。当我们还在回味着昨晚电影里如琴湖畔的经典爱情时,已不知不觉已来到它身边。 走进如琴湖畔的花径公园,远远的听到讲解员的介绍:花径如琴湖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桃花却依旧盛开。站在草堂旁,似乎还可以听见白居易的诗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花径亭中一横石上刻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我们参观了白居易草堂,在公园的小道上嬉戏,园内繁花似锦,五彩斑斓,像回到了儿时的春天。 到此不后悔 走出花径公园,沿着绝壁悬崖修筑的石级游览,一路上,断崖天成,绝壁高悬。梦恰恰对攀怪石饶有兴趣,我们卸下行囊,爬起那些怪岩来。好险的岩,好多壮汉爬上一半也败下阵来,梦执拗着要爬到最险端。一伙人你拉我我拉你的爬到后,每个人兴奋的脸上挂着胜利的喜悦。我们站在悬崖边向着山下喊:“到此不后悔——!” 在往上就是仙人洞了。据传,“八仙飘海”神话传说中,吕洞宾就在这个天生石洞里修道成仙的,所以人们称之为“仙人洞”。洞内有身背宝剑的吕洞宾雕像,洞口有上香的人。我们也上了香,想搭上一些灵仙之气。仙人洞外,可以眺望到锦绣谷,果然山环翠绕,锦绣无边。 买了一块纪念牌,正面刻着毛主席的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背面刻着“我登上庐山了”!  一千五百一十五步 在仙人洞外,我们看到了那头另一座高山的山顶有点点人影,细一看,半山腰中,蚂蚁似的人正在往上爬。天啊,从我们的角度,那山简直太险了,太刺激了,我们要去攀登,我们要去挑战。 别人告诉我们,那座高高的山叫铁船峰。站在这边的山顶,我想象着什么叫翻山越岭。过来的人说,他们爬了好久好久,有的人说,爬了一半就下来了。也许是年轻人特别爱挑战,面对着这万米云梯,竟丝毫没有畏惧之感。背着背包,一步一步,爬上一阵再往下看,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特别有成就感。想着现在,那头山上有人在看我们,感叹我们。石梯陡峭的用上手都不为过,从下往上看,如直线一般。越往上爬,人越稀少,而景观越美。到后来,我们都累得不吭声了,山林里寂静得只有鸟叫声。梦先登上山顶,她高声呼叫我的名字,而我还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使劲爬吧,听见呼声越来越大,我终于置身于铁船峰山巅。 坐在山顶的石头上,俯身看山脚下的九江,阳光下,江河蜿蜒,丘壑万态,田野、村庄,一片宁静祥和。我们使出全身的力气大喊:“我们登上庐山了!”我们的声音在山峰间荡漾,一浪一浪,传递着欢乐和满足。 自嘲地说,今天干了两件事,一个是爬,一个是喊。梦说;“我要数数台阶一共多少步。”后来她告诉我,这座山下去是1515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