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忧郁难忘庐山之行 |
[游记]忧郁难忘庐山之行 |
2008-06-10 163al.com |
难忘庐山之行 唐飞跃 人们常说: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秀,庐山之美。 庐山之美,美在三绝:云海、绝壁、瀑布。 百闻不如一见。2003年8月暑假,我随旅游团前往享有“世界文化遗产”之称的江西庐山,一路上,冒着酷暑,颠颠簸簸,于8月21日抵达九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国的“黄金河道”――长江。江面上各种船舶来来往往,穿流不息,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五光十色,远观九江大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江面上,雄伟壮观,几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真可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8月22日早上,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乘车从庐山的南面盘山道徐徐而上,不到庐山之顶便白烟四起,云雾壮观,变化莫测,时而如烟,时而如海,时而如棉花,团团簇簇,静止不动;忽而又似波涛,激荡汹涌,正如明代著名书画家唐伯虎所言:“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一路上,不知拐了多少个弯,转了多少个旋。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在车上往下一看,啊!真令人神魂颠倒,头昏目眩。沿着盘山道一路观赏,不知不觉便到了庐山顶。 好一个清凉奇美的世界! 庐山真凉啊!自从进入暑期以来的暑气突然间消退得无影无踪了,原本沾贴身的衣裤也似乎变得宽大起来了,摸摸手臂,不久前还是汗涔涔的,现在却滑溜溜的,如同刚出浴再经轻风吹抚一般清爽。山风轻轻慢慢的,树枝悠悠晃晃的,虫鸣总是那样地不紧不慢,深吸一口庐山顶上的新鲜空气,心里顿觉一种难以名状的舒畅,真没想到南国居然有天堂般的避暑胜地。 庐山真美啊!犹如刚刚出阁的少女,在我们面前悄然展示出其秀丽的容颜,我们朝着幽静、崎岖的林荫道往下走,两旁的树木参天耸立,花草并茂,绿中带紫,紫中带红,红中带黄,绚丽多彩。黄龙潭、乌龙潭怪石嶙峋,形成了各种大小不一,千姿百态的飞瀑,清澈的流水抚弄岸边的水草,浅湿了花的眼睛。难怪各种飞禽走兽要在这里安营扎寨,栖息繁衍,也难怪著名的导演杨洁要跋山涉水选择在这里拍摄电视剧《西游记》的背景。 攀着栏杆,踏着石级而上,飞来石、天桥……一处处景点使人目不暇接,一群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游客不断地举起相机,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的目光突然转向了一个被命名为“游泳池”的小湖,这湖中水真静!静得可以用来当一面镜子;这湖中水真清!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沙石和水草;这湖中的水真绿!绿得仿佛都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湖心造型别致,独具匠心的小亭,古色古香,把这小湖点缀得如花似玉,我们走进亭中似步入仙境,令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 我们来到含鄱口。迎面是一个牌门,上面正中刚劲有力的“含鄱口”三个大字映入眼帘。拾级而上,来到了“望鄱亭”,远眺鄱阳湖,水天一色,渔帆点点;近观汉阳峰,巍巍壮丽,犁头尖锋,耕云播雾,气象万千。 庐山真奇啊!高耸入云的五老峰,五峰耸立,雄伟陡峻。站在海会寺仰视群峰,像五个老人并立。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山姿不一,有的像诗人吟咏,有的像武士高歌,有的像渔翁垂钓,有的像闭目养神,有的像撨夫伐木。又好似五位老者围坐,那么沉着,那么稳重,那么专注。是在调侃?是在观棋?还是在猜迷?不,是在评说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登峰俯视,险谷如畴,万仞骈立,鄱阳湖茫茫苍苍,渔舟点点,景象万千,目不暇接。翻过五老峰,穿云破雾,涉涧过隘,来到五老峰北侧的三叠泉,三叠泉瀑布堪称庐山最奇之景了。一般瀑流,要么宽,要么窄,要么长,要么短,形态虽不相同,但都是从高处奔腾而下,一以贯之的。而这一条瀑布,水来自大月山和五老峰,倾注于九叠谷,分两次飞泻于大盘石上,折而复聚形成三叠,上级若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瀑长数百米,在神州十大名瀑中,因其形态非同寻常而独占鳌头。 三叠泉瀑布幽险奇伟,我们真舍不得离开,兴致犹浓,此时年过半百的工会主席何凡同志倡导说下潭游泳去,于是我们下数百级石阶至泉底龙潭游泳,我们都尽情嬉戏,仿佛又回到了天真快乐的童年。游三叠泉,一路全是爬坡上坎,陡而狭窄的石阶让人一踏三颤,但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终于达到目的地,我们终于明白:“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 甜美的梦
|
转自:http://www.163al.com/html/google18_1/google_4555.html2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