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交通很方便,盘山公路直通到山顶.因为交通的便利,山上物资很充足,街道繁忙而整洁,颇像一个小城,物价也很低,不似是一般旅游风景区的抢钱作风.上山不必坐缆车,自己爬,当然是好事,然而山路弯来绕去,我的胃也跟着翻滚,到了山顶我已经天旋地转了.山顶小镇名为牯牛岭,后改为牯岭镇. 到底是风景区,满大街都是卖土特产的:石耳,类似木耳,但更类似于地衣;石鱼,小银鱼耳,据说是在山上石缝里长大的,故名;石鸡,与鸡没有任何亲属关系,像青蛙.云雾茶,久负盛名.以上这几种,均是假货横野,真品难觅,最好不要买,因为你会后悔的.另几样则值得一试,桂花茶饼(很好吃噢),酥糖,酸枣糕,还有五花八门的水果糕,想来是酸枣糕的派生品. 雾是庐山最大的特色了吧,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初到山上,就注意到这一点,山顶小湖,一会儿清晰可见,一眨眼却又朦朦胧胧,再一眨眼,就只能看见白茫茫一片.有一天的傍晚,雾非常大,能见度不过十米左右吧,饭后在街上散步,不过一会的时间,浑身都是湿淋淋的.庐山一年里雾天极多,湿气极大,居民们十之八九都是关节炎,因此常喝白酒去湿气. 山上的树很多,由于雾水的滋润,更显得郁郁葱葱,给风景区增添了一道风景.最美的是老别墅区,绿树掩映下一座座别墅,很有一番景致. 庐山很凉快,据我分析可能由于以下点:一,海拔一千多米,本来就凉.二,树木多,降温.三,湿气大,又降了一点本来就不高的温.综上所述,老疯啊,老张啊,在你们与高温斗争时,我正在山里享受早来的秋天,哈哈. 庐山向来是避暑度假的圣地,由英国人开发,山被整齐规划,建起别墅房屋.早期有外国传教士来居住,后来蒋介石和宋美龄盛夏时在”美庐”避暑.再后来建国后,党在庐山开会,毛主席也住进美庐,于是美庐成为国共两党最高领导都住过的房子,游人如织. 以上只是我的一部分感想,我原来打算写篇长的,但老张嫌慢,我就赶了一篇,特此声明:本文已完,后文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