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三老别墅的故事 |
[游记]庐山游记三老别墅的故事 |
2007-09-08 sina.com.cn |
庐山几日,留下深刻印象并在心底回旋不已的不是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不是那“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山峰,不是那花团锦簇的锦绣谷,也不是那波光粼粼的如琴湖。在心中拂不去的是那一栋栋精致的别墅,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地映藏在山林树丛中,那深红色的、青绿的铁皮屋顶,像朵朵鲜艳的蘑菇,散落在青苍的山谷里,静谧和空灵,冷色和暖色,竟是如此美妙地融合在一起,似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P> 走进老别墅,就走进了庐山的前世今生。眼前这造型优美、风格各异,历经百年沧桑的老别墅,每一栋都有一段前尘遗存的神秘……281号别墅,这些逼真的仿真人像和建筑模型徐徐讲述着庐山牯岭开发的过程。光绪十二年,一个寒风呼啸的冬日,22岁的英国传教士李德立走进了庐山,仅用200两银子就买下了牯牛岭一大片土地99年的使用权。于是,一幢幢风格各异的石头房子便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到1927年山上已经矗起了636幢别墅,分属于英、美、法、俄等16个国家,让寂寞千年的庐山一下子热闹喧哗起来。以前只知道庐山雄奇险秀,想不到还有过这样一段尴尬和屈辱的历史。 310号别墅,是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故居,这位对中美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对中国对庐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的小说几乎都和中国有关。据讲儿时赛珍珠每天的任务,就是在早上攀上她家屋后的山岭,采摘回来一大把鲜花,从不间断。 庐山别墅在李德立的规划下很成功,他规定:编号出售的土地,每号3.7亩的面积上,只准盖一幢别墅,建筑密度控制在15以下;其余做园林绿化所用。富于生气的尖顶,敞开或封闭的回廊,精致的老虎窗和烟囱,粗犷而厚重的石头墙面,红色的铁皮瓦屋顶,灰色的鱼鳞板,高耸的驳坎和低矮的短墙。。。。。。 1935年,庐山英租界被正式收回。李德立做过的那笔交易不平等交易被彻底废弃。1939年,75岁的李德立在新西兰去世,然而他在庐山、在牯岭的故事却留下了深深的一笔。 庐山上的酒吧----老别墅酒吧 100多年的酒吧,感觉如何...............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e31e3501000a9h27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