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八)

[游记]庐山游记(八)

2008-06-27    sina.com.cn

。伫立亭中,可以眺望长江和鄱阳湖,水分两色,真可谓经纬分明,北边水浑而黄,南边水清而绿,中间一线界开,十分明朗,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石钟山壁立千仞于江湖的交汇处,既有山之奇,又有水之秀。实在令人称奇。石钟山很小,但景点却一个连一个,小巧精致,不一会,我们来到了船厅。船厅以形状如船而得名,又称矶头。原来,临湖横卧的树木丛中,确有一块并不显眼的石矶凸出水面。这就是郭沫若《登石钟山》诗中所说的“日寇沉人岬”。当年,侵华日军惨无人道地将我无辜百姓装入麻袋从矶头沉入湖中,犯下了反人类的滔天罪行。石钟山扼江控湖,地势险要,陡峭峥嵘,素有江湖锁钥之称,因控扼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所以古往今来,战事不断。自古即为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石钟山每一个景点都是一道风景,一道风景就有一片撩人的美丽,有一段妙趣横生的故事,每一座亭或都有一块文人登临题诗的

石刻。走过一片茂密的林区,我们来到昭忠祠前。原先的忠烈祠是太平军纪念牺牲的太平军战士的,后曾国藩打败太平军攻占石钟山,奏请咸丰皇帝下旨改名昭忠祠,为阵亡的清军将士安魂。祠堂临江处有个小广场,两只石狮子气势雄伟,姿态优美,映衬着苍劲青翠的古树,斑驳的红墙,显得庄重静寂。在昭忠祠,经常有编钟古乐演奏表演,这里展示的编钟系仿湖北曾侯乙古墓出土编钟而制。编钟的演奏,与打击石聆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昭忠祠的旁边有个很小的观音院,还有湘军水师将领彭玉麟所建的报恩慈林、浣香别墅、及纪念陶渊明的归去亭等建筑。这些园林中的廊外廊、楼外楼、石钟洞、且

闲亭等,如江南风情,别致典雅,给我留下较深印象。梅花厅是石钟山最高的建筑,山上更有精致小巧的石刻琳琅满目,虽经世代风霜侵蚀,战乱破坏,至今保存完好的石刻仍有近200幅。梅花厅原名“十六本梅花寄舫。”,入门你可看到这里陈列着许多开头不一的响石,摆在大厅右侧的七块响石,依次敲打竟发出了标准的七个音阶声。历史更长久的是2004年在石钟山遗址的生土层上,出土的三件天然响石,三件响石组合敲打会产生1、2、3
三个音阶,分别呈心脏、长圆、菱形,这就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打击乐器或者通神乐器。据说,最早发现石钟山响石的,是定居在石钟山上的远古三苗部落中的枭阳氏先民,枭阳氏部落是在被黄帝打败以后,退到了鄱阳湖地区,在石钟山打制石器时,发现响石能敲出奇特的声音,那个时候开始响石就被用作了娱乐和祭神。与此同时,从石钟山古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范和青铜器残

件证明,在西周时期,石钟山就是青铜钟的产地。在石钟山洞口南面绝壁上,只见“玉壁玲空”四个大字保留得十分完整,但岩洞上口却有明显的断裂痕迹。据称这是清代顺治年间,江西巡抚蔡士英巡游石钟山时发现响石,便在岩石上留字;明代时期名人为响石而刻的字也不少,“凌波心赏”“石籁”等刻字仍然依稀可辨。从船厅湖畔下行,经绝壁,穿岩洞、跨天桥、过石隙,一路乱石穿空,古枝倒挂,耳畔浪涛声声,眼前窄径幽幽……虽可谓移步换景,这里到处可见高大的参天古木。翠嶂清溪、怪石嶙峋、林木葱茏、山花点点、鸟鸣深谷、石壁岩貌、藤葛缭绕,仅青檀树就有几十棵,有的已经有300岁的高龄了,但它们却枝繁叶茂,生意盎然。这些树的根都是扎在岩缝中,为了汲取营养,根瘤长得奇形怪状,让人称奇。从泛舟岩的洞口循岩而下,可见盘根错节的古树顽强的生长于岩缝中,一条挂壁路通向湖畔。转两个弯,再过两座石拱桥,走下156阶台阶,就到了山下东坡当年月夜泛舟处———泛舟亭。据说,石钟山绝壁下有一石钟洞,大如数间石屋,可容人上千;洞门临湖,水落门辟,夜半时分,万籁俱寂,风浪扑击,訇如钟鸣。不过洞门被水封了,这一奇观也就无法领略了。绀园,这是石钟山不临江的部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6875a01000bie.html22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