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时间:2006.7.21)

[游记]庐山游记(时间:2006.7.21)

2008-06-27    sina.com.cn

庐山,因苏东坡的著名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说到神秘,但凡到过此山的人,或多或少都有同感,因为她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让自己披上一层层使人看不透、摸不清的雾纱,而一篇篇耐人寻味的神话传说和近代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则使庐山蒙上了一层层神奇的色彩……

我是第一次去庐山。早晨5点汽车从泰州出发,行程靠6.5小时,到达江西九江的时候已是正午12点。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品尝了味道独特的武昌鱼和一些地方特色菜肴。吃完午饭,就直接去了堪称“华中第一漂”的庐山世外桃源,去玩一中现代激情涉水方式----漂流。

桃花源座落在山水田园诗派一代宗师陶渊明故里——今江西星子县温泉镇一条狭长的山谷中。漂流河段长约2.5公里,时间1.5小时左右。它的水脉发源于匡庐最高点大汉阳峰下原始森林酿出的谷帘泉(唐代茶圣陆羽命名其为“天下第一泉”)。只见漂流的人们穿潭击水,冲浪过坝,怀着无比激动的热情终于到了同心潭,潭中百余皮艇随波而动,艇身有“庐山桃花源漂流”几字。我们欢快地奔向水边,只见浅处云华之液清见底,略深春水绿如蓝,河鱼卵石相映成趣。大家争先恐后上了艇,尉为壮观的百人水上大战刹时打响,叫声笑声欢呼声声声震耳。随着闸门打开,载有两人的皮艇依次从高达四米的滑道冲漂过坝,这趟惊险刺激之旅就在尽情的尖叫中开始了。游玩时间:2小时
游戏指数:★★★★★

当天晚上在山下吃完晚饭,坐了1小时的巴士从山脚往山顶枯岭镇进发,因为晚上下榻的庐山大厦在山上。一路上共要拐396道弯。据说这是毛主席当年用丢火柴棒的方法亲自数过的。我们运气非常不错,居然看见了庐山难得一见的雾凇。导游告诉我们:庐山有极为绝佳的几种景色,雾凇就是其中之一。

透过车窗望外看去,路两旁的松树、小草、各色的植被全都覆满山体,空谷里幽深的静寂更使得这个青山绿水的世界分外安详而美丽。近处的群山隐隐约约缭绕在青纱似的云雾之中。白居易《长恨歌》里的一句诗用在这里居然是如此的贴切“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这里的景物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想象的,是需要发挥你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把眼前这神秘莫测的世界幻化成一个更远更辽阔的美妙人间仙境.

第二天去三宝树和黄龙潭。芦林大桥是必经之路。这桥不大,坐落在芦林湖上,一条峡谷到了桥底下就戛然而止。导游给我们介绍说: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期,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冰窖,是当年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建国后这里拦坝蓄水,就成了今天的芦林湖。在晴天的时候,它如同一块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清爽澄澈的蓝天衬托下,格外秀丽迷人。可惜因为雾气太大的原因,我们什么也没看到,

三宝树和黄龙潭隐藏在山涧里,步行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的样子。下山的路是人工修葺的,很不平坦,走起来比较硌脚。但是这一出的风景要好得多,峡谷里多的是迷离的雾。一大片树林整整齐齐地站在路的两旁,朦胧的雾气静静地笼罩着这片丛林,愁肠百结的思绪便淡淡地散开来。它们大部分都隐藏在沙帐里,你只能看见近旁有限的几株,身材挺拔,神情肃穆,日复一日地见证着庐山的岁月。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三宝树,二棵柳杉,各高40余米,一棵银杏,高约30米,凌空耸立,根深叶茂,凋零了岁月,成就了历史,在山谷里遥遥地守望着香火颇盛的黄龙寺。

黄龙潭是个瀑布,不大,却轻盈得恰到好处,如同淑女秋天穿上的楚楚衣服。

因为还要赶着去博物馆的缘故,游完这三个景点,我们就必须按原路返回了,导游在路上不停地叮嘱着: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的确,庐山的小道每每就修在了山崖边,一不留神,脚下一滑,人便极有可能踩空。可是还有人,在不停赶路的同时,用贪婪的眼神四处张望着大自然这鬼斧神工的杰作。杜甫曾经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对风景的形容已达到极致,面对着庐山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不由得要感叹人类语言的肤浅和苍白了。我在想,锦绣谷,仙人洞,花径。这么美的名字,该是一种怎样的风情?游览介绍中说沿锦绣谷傍绝壁悬崖修筑的石级便道游览,可谓“路盘松顶上,穿云破雾出。天风拂衣襟,缥缈一身轻。”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春天的花团锦簇,生气勃勃,万象更新,在这里,只是雾气,只是仙女袅袅的纱裙。

在锦绣谷的路途中,前面的行人忽然停下了脚步,指着山谷对面的一株雾凇,情不自禁的喊了出来,我寻声望去,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d28f570100085u.html16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