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日记(二) |
[游记]庐山日记(二) |
2007-09-01 bokee.com |
7月23日 早上是被妈妈反复锁门又锁不上的声音给搞醒的。 因昨天的大雨,附近潺潺的泉水声让我们深深地爱上庐山的早晨, 清凉而更显悠静。宾馆的早餐也很不错。这是惬意一天的好开头。 吃完早餐,我到镇上去买了点零食。回来拉妈妈和小雨坐在二楼 的大阳台嗑瓜子吃话梅。 很少有这样清闲的时光,陪着妈妈和小雨。阳台外,是我喜欢的自 然;鸟儿的翅膀扇动着湿润的空气,蝉儿却叫嚣着寒冷,落英因忧 伤而无悔滑落枝头,掉落在地上时我仿佛听得到她们的叹息。一点 点的阳光,偶尔会从枝叶的缝隙中泄露下来,好象很珍贵。 中午吃完中餐,刚走出餐厅的大门,看见大团的云雾从山那边涌进 我们的园子,天色顿时暗将下来,象极了西游记里,妖怪从远处飞 降而至,还伴着飞沙走石、云雾缭绕;本来还有很多饭后散步的人 们,这时都慌忙地奔逃起来。我们离自己的房子仅二十米,可就在 我们跨进门廊之前,雨点还是毫不留情地砸到了我们。 下午,三人齐齐地午睡,奢侈地让时光从我们的鼾声中溜走。 起来,独自坐在阳台上看书,外面竟有了寒意。抬眼穿过房前的梧 桐银杏和松树交错枝丫的缝隙,对面的青山正袅袅升起薄云。雾气 里,翻书的声音都是温柔的。这样的读书,真美好。 晚上,一个人去散步。穿行在人流如织的小镇街巷,别有一番风味。 不知自己要买些什么,只是胡乱地闲逛。 走进一个卖瓷器的店里,竟会遇到同乡。那是个已在庐山上避暑一 个月的老家伙,独自一人上的山,准备出了暑才走。由于有共同的 爱好,竟当街地和他站在那儿聊开了;和他同行的还有个避暑的老 爷们,江苏人,也是如此和他刚在那家店邂逅的,也跟了来,加入 我们的会谈,应了小雨这几天每每挂在嘴上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要分开时,都告知自己的住处,说好白天时要相互走动。 一个人回宾馆时,不禁笑自己,再住下去,真要有故事了。 延河东路的另一端走回来的,经过美庐。原来,我们住的地方竟和 蒋先生在庐山的别墅一墙之隔。欣慰之意油然而起。 7月24日 日子,开始象溪水一样地流淌了。 把妈妈安排到一个网吧后,我和小雨上了一下街。回来吃点零食, 等妈妈回来,也就该到了吃饭的时间。午饭后,陪小雨午睡。自己 醒来时,小雨仍鼾声连天的,于是静静地躺在他边上翻书。已经很 久没能这样静下心来看书了。记得以前一个人在家,周末可以连续 两天躺在床上读书,不出去也不吃饭,心也容易沉到书里头。真享 受这样的时光啊。 妈妈回来了。我走出房间,半躺在阳台上。今天一天都是晴天,下 午的阳光几乎洒满整个阳台,但有浓密的树枝挡着。可这样的太阳 照在身上,却有点暖洋洋的感觉,不会象是在山下的阳光,晒着了 会有灼伤感。 这样懒懒地在阳台上看书,树林里的清新沁入每个毛孔,自己象是 被近处的溪流一起冲刷着,干净简单得如夜晚倾泻而下的月白色的 光。 人生,是可以简单的。而且简单也可以是很幸福。 7月25日 妈妈的鞋子坏了。整个底都脱掉了,没法穿。 午餐后,我出发去帮妈妈买鞋。由于是有任务的出行,因而一路显 得很充实。可能是这么多天,终于是实实在在地为谁做一件踏踏实 实的事。也不管正午大太阳的,很勤力地要去。 庐山的正街上有个市场,是当地人买服饰和鞋帽的所在。我是问了 一个开饭店的店主,由于饭店和服饰不同行业,她才会说的吧。果 然,里面商品的价格要比大街两旁那些专做游客生意的店便宜得多。 真的,如果再住下去,庐山的底都会被我翻过来了。 给妈买的鞋,她特别满意。见了我给自己买的那些小东西,她竟说 她也想去瞧瞧,说不定有比杭州更便宜的必需品,可以带点回去。 两个女人,在无聊里也找到了些事做,不禁也兴奋。 晚饭后的散步,我带她们去了美庐。原来美庐是蒋夫人从一个英国 人手上买过来的。买过来时,房龄已有三十年。美庐的对面有个不 大的公园。称其为公园倒不是因为那儿有特别多的树,因为在庐山 上,哪儿都是树;是因为公园的道路是用卵石拼花铺就的,路两旁 还放置座椅。座椅很宽大,很少在公园里见过如此阔绰的椅子,木 料质朴,却显奢华,给人以落坐的强烈欲望。我想,明天白天,我 要一个人静静地来坐坐,那时可能不会有这么多散步的人从身边来 回地过。 夜晚,照例会一个人坐在二楼公用的宽大休息厅里看书,写日记。 有时走到阳台,外面的树林漆黑一片,有很重的寒意。抬头,有月 光,可浓密的枝叶却遮住了月亮,让我分辨不出月亮的圆缺。这样 的时日,心灵没有负荷,如果不是黑夜的深沉和密林的遮拦,仿佛 灵魂可以轻盈地飞舞。 7月26日 带来的一本小说看完了。我这段时间一直沉浸在它的曲折情节中。 只要可以坐下来,我就会捧起它。每做一件事,想到接下来可以看 书,心里就会有期盼。更是爱上了阳台。就象他说的,在这样的时 刻拿着一本书,露天坐在灿烂的阳光下,却享受着凉爽,真是莫大 的幸福。 每天,在热地里的他,总会打几个电话过来,问我们在做什么。听 到我们说这儿的好处时,他总会假装嫉妒地感叹他那儿的炎热,即 而劝我多住几天;其实这气候的对比,让他欣慰我们的这次度假来 得值得,虽说他自己未能随行仍要煎熬在酷热里,可我们的舒适象 是那清风吹进他的心田。 午后下的一场雨,冲刷掉了两天没下雨的一点暑气。晚餐后,从饭 厅往上走,刚上我们门前的那个坡,就明显感到和身后的不同温度。 再出门去散步,就冷,决定不走昨天的公园。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正街上,植被减少,人潮和霓红涌动,果然要舒服点。 很长时间没有这么密集地和小雨在一起了。他长大后,一定会是个 好丈夫。上午去逛街,瞧见有福娃图案的小裙子,说是要给王卓儿 买一个;是因为他自己有了福娃的玩具了吧,他的王卓儿也得有个 相关的。晚上躺在床上,忽然想到,他以后会回杭州,悲哀地问我: 我以后不在王卓儿身边了,那她怎么办啊?他倒不问,他自己怎么 办?应该问题还是他的比较严重一点吧。我也开始替他担心起来了。 7月27日 这样的日子滑过的时候,并没有在天空留下痕迹。太轻灵了。 从没想过,平淡的日子可以这么美。 小树林里,有两幢民居,虽然没有我们住的房子那么崭新和施设齐 全,但我已经开始想象,自己如果是这房子的屋主,那日子该有多 美。也许,我会在房前开一片田地出来,种些当地的茶,待到采摘 的时候,也叫上小雨一起背个背篓采茶。然后按龙井茶的炒法炒一 下,烧上一大壶开水,坐在门前笔直的松树下,呼吸着泥土的芬芳, 在湿雾的缭绕里,沏上这碧绿而清香的云雾茶。 妈妈独自上街买来的本地西瓜叫高山瓜,个儿不大。特便宜,只六 毛一斤。打开一人一半,哇,太甜了,又脆又鲜嫩。我真的快爱上 这地方了。 当地的桃子也不错,我买过四个,个儿特大,一气吃上两个,也是 香甜可口,并不比我们的奉化水蜜桃差上多少。 晚上去街上吃的饭。小饭店的生意出奇的好。在饭店里,碰上同样 乡音的一家三口。妈妈禁不住上前搭讪,他们来自镇海。虽然他们 明天就要走,可聊起天来却甚是亲热。过了一会,又来了一对上了 点年龄的两母女,小店桌子不够,来与我们拼桌;刚要坐下时,我 妈又惊叫起来,她俩竟是我们在杭州的家的邻居,就住咱家楼上。 在那个小饭店里,我妈是最活跃的一个食客。世界太小了,这炎热 把这么多人都逼上了庐山。 不是大弟说他半夜十二点的还赴饭局,真忘了今天是周末。如果不 是在庐山,这时我也在疯狂吧。现在唯有门外的夏虫伴着我的小精 灵起舞了。
|
转自:http://lvzheng1971.bokee.com/viewdiary.17688050.html2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