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山一湖游记之四 别有一番感慨的庐山 |
[游记]五山一湖游记之四 别有一番感慨的庐山 |
2008-04-30 hexun.com |
五山一湖游记之四--------别有一番感慨的庐山 [原创 2008-04-23 11:05:16] 五山一湖游记之四--------别有一番感慨的庐山 3月9日下午,我们上高速公路离开浙江,经江西骛源.景德镇,于晚8:30到达庐山脚下的九江市。战友严开着宝马车到高速路口等候多时,十几年未见面却似昨天还在一起,简单握手后我上了他的车,带着我的同事乘坐的2辆车直奔九江大饭店。沿途看到九江市街道灯红酒绿,感到胜于沿海城市。在九江大饭店,见到了久等3小时的部队老战友曹,贾,徐等人,曹是原作训股长,贾是原三连指导员,徐是原一连连长,几位战友现在要么是老总,要么是处以上领导,但一见面都倍感亲切,聊起在部队的日日夜夜,庆幸现在还活着,而且活得不错。26个人围着一张自动转盘的特大餐桌,我破例喝了不少纯正的四特白酒,感叹岁月蹉跎,人生短暂。战友们把我送进标房,联系好第二天上庐山事宜,握手告别了。 3月10日早晨,战友严特地赶到酒店陪我们就早餐。然后开车带我们抵庐山脚下,把我们交给等候多时的小曾。小曾在部队是警卫排战士,退伍已20多年了。他听说部队战友来,早晨5:30起床,赶到路口等我们,而我们到达那里已8:30,让我的同事们十分感动。 小曾在庐山20多年,是个庐山通。他带我们购门票后,直达庐山瀑布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是一首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神来之作。庐山"天下奇观"的飞流瀑布,在我们头脑中印象太牢固了。当我们历尽千辛来到瀑布前,大失所望。也许是沽水期,我们看到的是细细的流水,怎样也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 紧接着,我们到了到庐山著名景点---含鄱口。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 含鄱口西侧,为著名的冰川角锋犁头尖活象一块犀利的犁头,耕耘着茫茫云海。含鄱口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为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含鄱岭是一座长达数公里的狭窄的岭脊,前面有一牌坊,正中上方有含鄱口三个大字,左右各刻湖光、山色二字。岭上中央为一座攒尖式双檐亭,叫含鄱亭。 我倚亭四望,浩浩荡荡,胸襟顿时为之开阔。 看了自然风光,我迫不及待地对小曾说:"到庐山侧重点在于了解人文,特别是国共两党在庐山的风风雨雨。"小曾随即带我们到毛泽东旧居参观。毛主席的旧居现改为 庐山博物馆,又称芦林1号,它座落在庐山东谷的芦林湖畔。芦林湖是庐山居民的饮水源,也是当年毛主席在庐山时的游泳之湖。那天参观博物馆的人不多。进入博物馆内,首先看到的是一条郁郁葱葱的小路,回廊形的小路一直通到挂有毛泽东同志休息室金字招牌的八角形房子前,进入房间全是买旅游纪念品的柜台。穿过房子进入回廊来到挂有庐山博物馆招牌的建筑物内。一进门,右边就是毛泽东的卧室,房间非常的宽大透亮。里面的家具非常的简单。有很大一张床和沙发、躺椅、办公桌、衣柜、立柱台灯等。左边听说是江青的卧室,大门紧闭不让人参观。出来的大厅里又有小卖部了。伟人旧居商业气息太浓!中心大厅有一个庐山地貌的沙盘。很大,庐山的所有景点都尽收眼底。再往下走就是庐山地质博物馆,主要介绍第四季冰川什么的,展出的都是些石块。我看不太懂,只了解到庐山在很久以前是海洋。在毛主席的书房,我十分详细地看着,这里还保存着当年毛主席在庐山看过的书。其中有一本是《安徒生童话》,我印象很深;还有《论语》、《资治通鉴》、列宁的《怎么办》等等很多。40多年前,这里曾经呼风唤雨,叱咤风云。毛泽东的许多重大决策,也许是躺在那硕大的床上构思的。实践证明,有对有错。如果彭德怀当年能进入此房间与毛泽东好好沟通,能说服毛泽东,也许便没有万言书,没有庐山斗争,也不会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历史啊,为什么对中华民族如此苛刻! 我们到了庐山会议旧址,庐山会议旧址是1937年落成的,名为庐山大礼堂,是蒋介石创办的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解放后改名为人民剧院。庐山会议旧址完全由花岗石修筑的墙体,显得十分坚固。由于时间紧,我们在外面照了相,我匆促地浏览了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鲜花簇拥的毛泽东塑像、中国共产党庐山会议旧址金色大字。整个序厅庄重、肃穆、简洁、明快,与陈列展览有机结合。 久闻大名的美庐,我们到了她的大门口。她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曾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演化出的历史轨迹,与世纪风云紧密联系。无数历史事件,将这座小楼推上了显赫而又迷离的境界。予人视觉上心理上一种潜在的诱惑,令人浮想翩跹。 绿荫笼罩下的美庐别墅,为石木结构,主楼为两层,附楼为一层,占地面积为45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96平方米。而整个美庐庭园占地面积为492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仅占其中不足10,产生出一种和谐美。 在 牯岭街小饭店,小曾带我们品尝庐山"三石":一曰石鸡。石鸡生于石隙阴涧间,乃山蛙一种。石鸡形如青蛙,体大肉肥。当地基本上做法都是黄焖,味偏辣。 一曰石耳,与黑木耳相类,野生于悬崖峭壁上,附岩而长。石耳做汤,汤清味纯,黑蓉细耸,口感温软舒服。 一曰石鱼,石鱼游庐山的山泉瀑布的石缝间,体长不过一寸,炸后外脆里嫩,连骨可吞。 饭后,我们到了久负盛名的仙人洞,实际上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石洞,因有毛泽东"天生一个仙人洞"著名诗句而名扬天下。 仙人洞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每当云雾缭绕之时,骤添几分仙气。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 仙人洞的左侧有石砌的月亮门,门楣镌刻仙人洞三个大字。在月亮门内有一巨石突兀,形如蟾蜍,名蟾蜍石,有一劲松插石挺立,称为石松。石上刻纵览云飞、豁然贯通摩崖大字。 下山的路上,看到2008年初暴风雪打倒的树木乱七八糟地横亘于山坡路旁,工人们正在抢修电线。感觉到庐山总在云雾中,庐峰总在风雪里。是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感到庐山之迷茫、庐山之神秘、庐山之壮美、庐山之忧伤、庐山之巍峨、庐山之奇险。在我的记忆中,关于庐山会议的政治风波,惨烈的斗争,沉重的抗争,一波又一波,不知是胜利还是失败,是天意还是人为,但愿中华民族从此远离阶级斗争,政治斗争,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让人民过上相对稳定的好日子!
|
转自:http://xue350525.blog.hexun.com/18517797_d.html3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