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朝三叠泉,半生庐山客 |
[游记]一朝三叠泉,半生庐山客 |
2008-06-27 sina.com.cn |
再往下行,可见三两桃树,零星地结着几个毛桃.毕竟不是桃花开的季节,桃树仿佛和我们一样,被太阳烤得脱了水,缩了筋,叶子三三两两耷拉着.不过这些都不影响大家的游性,毕竟导游说是白乐天咏过的东西嘛.其实不然,庐山有一大林寺不假,可是却建于宋朝,故那首著名的游大林寺桃花,应该是咏的另一处.但是我们精明的庐山人却是把他请来了,不知地下有知,当如何想.其实也不难理解,赤壁究在何处,不是几个地方也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还有人站出来说我们的东坡大人的大江东去都是咏错了的,呵,真可爱! 接下来,仙人洞,圆佛殿,天池,龙首崖,乌龙潭,三宝树一路过来,一线游都走完了,觉得所谓的险峻可能是相对于胆小或者老人而言的.倒是仙人洞让我们领略了我们的主席的诗人情怀,对着一个小石洞,居然可以大大的有感而发,不容易! 早就听说这样的说法:不去三叠泉,一辈子后悔,去了三叠泉,后悔一辈子。第二天,当然是三叠泉了。 一路拾阶而下,耳边是鸟语水声,脚下是蜿蜓盘旋的石板路,两边是濯濯青山,偶尔拐弯,脚下深谷立现,让你心里不由一阵发紧。时有小树横路而立,时有水声隔林可闻,往三叠泉的路,是一段愉悦又惊心,疲乏又充满动力的旅程。不到泉处,已闻水声,只见三叠泉赫然挂在眼前的万仞绝壁之上,如素练三截直垂下来。水声轰鸣,水气氤氲,水凉如冰,谷底冷风呼啸,砭人肌骨。石凉苔滑,不敢移步。就这样呆立观瀑台上,心想幸好诗仙李白未见三叠泉,要不入选小学课本的就不是这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了;又仿佛听到80高龄朱熹却无力亲临,在他人画下的三叠泉前发出的声声悲叹:不能亲至美景的不甘,青山不老我先老的悲哀,还有因体力而失去自由的无奈。想想李白苏子,想想朱熹,不觉汗颜,面对三叠泉,年轻的我却不能留下什么。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82bf1010005e2.html32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