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6大亮点引人注目 |
[游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6大亮点引人注目 |
2008-05-22 163.com |
■背后故事:一座五指峰背景,一盏油灯,只有了解井冈山历史的人,才能读懂这些场景。而对于不了解井冈山历史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却很难让人印象深刻。为弥补这一缺陷,让序厅更加立体,让人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五指峰背景前增加了这样一个LED电子屏。这一高科技产品,将历史与现实完美结合,让人更直观的感受井冈山斗争精神。 油灯·照耀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历史背景: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开展革命工作,在这期间,他居住在宁冈县茅坪一栋八角楼上,经常深夜点着一盏油灯学习、办公。在这盏油灯下,他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著作。 ■现场见闻:踏着一条红色大道,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序厅。一幅巨大的实景画背景——五指峰映入眼帘,背景画前,摆放着形状各异的竹、石、花、草。在我国其他博物馆,背景画大多色彩单调,运用如此丰富的颜色,且添加了投影,这在国内亦属开山之作。 在五指峰前,摆放着一盏青铜铸造的油灯。油灯的底座,雕刻着青铜器火焰的纹路,在其中段,雕刻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11个大字,灯芯在不停地燃烧着,发出灿烂的火焰。据了解,整个油灯重约1.5吨。 ■背后故事:在序厅做油灯雕塑,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现在的博物馆里,千馆一律,在序厅都摆放着伟人的雕塑,江西要突破创新。伟人的雕塑,江西可以做,外省同样可以做,出不了新。于是想到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物品——油灯,这一见证毛泽东在八角楼艰苦工作的物品。此观点一提出,立刻让在场的所有人觉得眼前一亮,是的,就是油灯,八角楼的油灯。将其放大,进行艺术加工,用青铜器铸造。这一创举,开了我国博物馆建设史上之先河。 长征出发·再现军民鱼水一家亲 ■历史背景:1934年4月,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成了蒋介石进攻的重镇。在“左”倾冒险主义者博古和李德的指挥下,不顾朱德、毛泽东等同志的反对,以集中对集中,以堡垒对堡垒,广昌保卫战死伤红军过万人。1934年4月28日,广昌落入蒋介石之手,中央苏区的北大门被打破,其它军事要塞也相继失守。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开始了战略大转移——长征从于都出发。 |
转自:http://xyh650707.blog.163.com/blog/static/295989652008025223135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