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一直是我向往和渴望去的革命圣地,由于种种的原因,多年来总不能成行,今年夏天终于有机会,利用假期和同事们一起去了趟井冈山,尽管在井冈山逗留的时间很短,却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 从广州东站出发,坐了一晚的火车,到达井冈山火车站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四点多,很快,我们就登上旅游车。迎着黎明的曙光,我们向井冈山进发。沿途都是江西特色的小山村。进入井冈山第一印象是满山的翠竹,真是绿成了海洋,好像连拂面吹来的风都是绿的。以前,没到井冈山时,我以为井冈山只是个单纯的革命根据地,至于山,在我想象中是个险峻的石头山区,还有泥砖屋加茅草房就是井冈山的面貌了。 然而,来到井冈山,我既被井冈山的英雄事迹感动,也被井冈山的青山绿水所折服,井冈山上革命英雄业绩与美丽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红”与“绿”相得益彰,井冈山真美!井冈山真伟大! 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位于井冈山市区所在地茨坪西北17公里处,著名的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黄洋界哨口。黄洋界海拨1430米,是井冈山北部的天然屏障,四周高山峡谷,蜿蜒起伏,险峻雄伟,因经常浓雾弥漫,如汪洋大海一望无垠,所以又得名“汪洋界”。我们在界上的炮位前,放眼望去,山下的村庄、道路都一览无余。凭山远眺,可以看见宁冈县(江西省)一条深长的大峡谷隐隐约约在雾气中穿越黄洋界的山脊直通远方。大家都说这个哨卡选得真绝,敌人想进攻,离很远就会被山上的人发现,而且从这儿向山下开枪、开炮,敌人没遮没挡,无处可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站在黄洋界哨口,遥望远处连绵的山脉,松杉秀竹,层林尽染,让你浮想联翩。我们仿佛回到了当年“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壮烈场景。我们进“中国红军第四军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参观,在这里可以重温“井冈山精神”,就是黄洋界哨口上所写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当年在井冈山这片红色土地上,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创建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锻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和宝贵精神财富。 跟着导游,我们来到“黄洋界保卫胜利纪念碑”,这是为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而修建的,有横竖两座,竖一座是“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背面镌刻着毛主席的题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纪念碑的对面,是横碑,一面刻着毛主席的亲笔书《西江月•井冈山》诗词,另一面镌刻着朱德同志亲笔题的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黄洋界”。参观“黄洋界保卫胜利纪念碑”时,正好有某地的三十多名党员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我想站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在烈士灵前,能紧握拳头,心中无愧,坦然地、大声地把入党誓词念出来,那也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了。 黄洋界哨口工事就座落在纪念碑的周围,加上四周的翠绿松树和茂盛的竹林,纪念碑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让人完全地陶醉在革命圣地,再举目远眺,观云如汪洋大海,观山尽收东西南北诸景,黄洋界的八面山地势险要,深谷陡壁,与革命英雄烈士纪念碑构成了一幅壮丽巍峨的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