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壮哉黄洋界(井冈之行第一站) |
[游记]壮哉黄洋界(井冈之行第一站) |
2007-07-25 sina.com.cn |
不管盘山公路蜿蜒曲折,肠胃里翻江倒海,我只看车窗外云雾缭绕,青山如画。坐在高大的车厢里,望脚下已是轻云出岫,众山耸立。我们都感觉似乎乘飞机腾空而上了。 终于到达了海拔1300余米的黄洋界战役旧址。大家都不急于进去看,而是在公路边上伫立成一排眺望对面青山和轻云如何缠缠绵绵。进去以后,理所当然看到了一处毛泽东旧居。在井冈山,毛主席住过的地方不下三处。这就是所谓的“狡兔三窟”吧。选择这样一个人们认为只有神仙居住的深山密林作为安身之处真不失明智。蒋介石打着灯笼也找不着了。 由于毛主席的旧居太多,我记不起具体每一处是什么模样了。旧居里大多是一张简陋的木床、一张八仙桌和什么碗筷煤油灯之类。“黄洋界上炮声隆”因此,这种为战役立下大功的武器我是不会忘记的,但愿大家在记得某星或某长生日的同时不会丧失对那些壮士的记忆。这一门昂首挺立的大炮似乎在阐释着一种永不泯灭的誓死斗争精神。它需要我们景仰。可是如今炮口已被封住,它也再不能将满腔的怒火化做黄洋界上对敌人的致命一击。也许它的怒火早已熄灭。它只能是一位有着赫赫战功的白发老将军,牵着他的瘦马,在瑟瑟秋风里,低头看着被残阳拉得老长的身影。怅惘,低回...... 眼前的石板路又分出一条小路通往山下。这条路陡峭而狭窄,游客早已不走。旁边的牌子上写的是“毛主席和朱德当年挑粮走过的小路。”于是我的眼前出现了两幅伟岸的身躯,挑着沉甸甸的粮食,一步一步稳稳地踩在石阶上缓缓上山来。被他们抛在身后的是一路的艰辛与坎坷。他们想到战士们吃了粮食好打胜仗而喜形于色,他们怀着革命必胜的信仰,他们肩上挑着的不只是一担粮食,而是共产党的半壁江山。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0fe8ee010004zm19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