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红河游记

[游记]红河游记

2008-06-27    sina.com.cn

600年高龄的朝阳楼,历经了无数兵灾战乱,饱受了50多次大小地震的颠簸,有几次全城房舍遭到严重损毁,尤其是清光绪十三年(1883年)十一月初二日之大地震。《建水县志》载:“每震时地如雷鸣,人民簸荡如载覆舟,见东门城楼倾侧复起数次”,然东门楼却安然无恙地挺过来了,明朝洪武二十五年铸造的那高2米多,具有很高工艺水平的大铜钟,也完好地悬挂在古楼大梁上。原来这古楼系用48根巨大木柱支撑,分成六列阵势,每列各有8根,中间两列最粗大,直通三楼;其外两列木桩稍细,只通二楼;最外面两列柱围更小,仅支撑一楼屋檐。这种结构法具有强大的抗震性能,故前人有《登东城楼》诗称赞道:“形胜据荒陬,翻身近斗牛。东南几属国,今古一高楼。”

1954年朝阳楼就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人民群众进行游览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朝阳楼内藏有珍贵历史书画一万多册,其中有清朝收藏的八幅名画之一的《十八罗汉图》。

登上朝阳楼西望,建水古城尽收眼底,那些灰色的屋顶相连成片,难辨新旧。从朝阳楼上下来,便开始了在古街老巷中寻寻觅觅的发现之旅。

文庙

在来建水之前就看过一些资料,知道建水的文庙是仅次于山东曲阜的中国第二大文庙。其实,在国内,尤其是在汉族聚居地,每一个县以上的地方都是有文庙的。而建于1285年的建水文庙,更是汉文化在西南地区地落脚生根的重要见证。700多年来,战乱与地震,朝代的更迭与时间的沧桑,不但没有使建水文庙损毁消失,反而是在经历了50余次扩建增修后拥有了占地114亩的规模。
游览建水文庙,有一些细节是不容忽视的。由于近年来在文庙的侧门和古城的北正街之间建立了一个“孔子文化广场”,所以游客很少从临安路上的正门(太和元气坊)进入。其实要感受这座中国第二文庙的宏大气势,从正门进入是很有必要的,进入正门,以景仰的心情拜过“孔子圣像”,再绕过巨大的泮池(也称学海,我看到的是一个无穷碧加别样红的荷花池),由义路坊或礼门坊进入,再一层层的往里。
建水文庙的建筑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廷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主要建筑有一池、二殿、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三十七个建筑,形成了宽阔的六进院落。现除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斋宿亭被毁外,其余建筑都得到较好的保存。其中的泮池、洙泗渊源坊、棂星门等建筑,在全中国文庙建筑中堪称一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建水文庙里还有许多细节值得玩味:先师殿前的石龙抱柱石雕与22扇精美的雕花屏门,堪称石木雕刻的国宝级精品。杏坛上有青石浮雕的“孔子抚琴弦颂图”,孔夫子的脑们上有一个明显的凹印,是被朝圣的人们抚摸出来的,据说摸了这个凹印就沾了斯文之气。另外,文庙里共8座牌坊,每座风格各异,集建筑、雕刻、彩绘、书法等诸多精彩,一座一座地品味,更能领会其秒趣。另外,文庙内的雕刻工艺除石龙抱柱和巨大屏门外,白象托瓶、铜制香炉、青花碎罩、皇帝御匾、砖雕壁画等等,也堪称艺术精品。

从朱家花园到张家花园

老房子是所有古城里最吸引人的风景,建水也不例外。在建水城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档次最高的老房子就是朱家花园了。
位于县城建新街的朱家花园,为清末富绅朱氏父子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前后历经三十年,于宣统年间终告落成,是云南省首屈一指的私家园林。它占地二万平方米,而建筑和房屋占了五千平方米。房舍布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门中有门,院中有院,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计有大小天井四十二个。花厅前还有花圃、池塘和水榭,因而被誉为“滇南大观园”。朱家花园的妙处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潜藏在暗处的历史。屋主人开矿、经商、从政,三起三落的经历,几乎是建水20世纪初期经济社会状貌的缩影。
朱家花园的建筑规格处处维系着中国尊卑有序的传统,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小姐上绣楼,长工佣人住偏院,都按照使用者的名分和地位等级修建。垂花大门、吊脚楼、花厅、小姐绣楼、内院、宗祠戏台等建筑的装饰亦十分精美。其雕刻绘画通过丰富的乡土语言,巧妙地组合出令人愉悦的形态和风貌,是内地文化与边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中最为精彩的是祠堂,有水池、水上戏台、亭阁、庭阴花木等。水池边的石栏上还有十二幅浮雕和诗词书法,极具艺术价值。据说当年朱家主人常邀文人雅士聚于此,谈诗论政,饮酒品茗,吟风诵月。每至祭祀祖宗,则请滇剧名角来水上戏台唱戏助兴。
要想更真切的体会朱家花园的独特韵味,还可以在里面住上一夜(甚至几夜),朱家花园“四水归堂”的四个二进院落,被冠以梅馆、兰庭、竹园、菊苑,有28间供游客住宿的房间,虽然房价不非,但可在这诺大的园子里闲庭信步,品茗听雨,也算是风雅了一回。
在建水,出名的老房子除城内的朱家花园外,就是城外的张家花园了。
张家花园所在的地方叫团山,原来是一个彝族山寨,在公元1382年的移民大迁徙中,来自江西的张姓在此扎根并壮大家业。其实,张家花园只是困山古民居中的一座,规模较大且近年修缮过,就成了团山古民居的代名词。就我个人而言,还不太喜欢张家花园,因为它“太新”,太规范。倒是村子里的将军府、皇恩府、秀才府、保统府等深宅大院更有意思,虽然他们有些破败,还住着村民,但更有一种历经了时间磨砺的真实感。
团山现存的传统民居多为二进院,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组合体,也有一、三进的院落。民居的外表看去并不起眼,但进内一看,精致的木雕刻琳琅满目,精彩绝伦,令人目不暇接,百看不厌。雕刻、书法、绘画,是团山民居最引人注目的三项杰作。木雕饰物精巧繁复,大门、厅堂门窗乃至屋檐之下的实雕、浮雕、透雕,充栋庭院,无处不有。其构思严谨、文化底蕴深厚、内涵意味深长的文饰及和谐的色彩,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在将军府内,一位据称是张氏族人的老人告诉我,当时的房屋主人为雕刻一块精致的隔扇门或窗棂,常以雕下的木屑计价,付给匠人。据资料显示,团山寨子的老房子里,楷、草、隶、篆皆备的书法作品计有2977幅,内容多为古诗词、名篇片段、为人准则、处事格言等等。而题材众多、内容丰富、构图精美的绘画有2617幅,题材包括竹菊梅兰、珍禽异兽、山水人物等等。因此,进入团山民居,如同走进诗书画廊,令人赏玩不尽,回味无穷。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f53190100094z.html27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