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之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 |
[游记]庐山游记之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 |
2007-08-04 sina.com.cn |
记得十几年前我第一次看了《庐山恋》,就深深地被里面的浪漫爱情故事所感动,那时候也记住了张瑜和郭开敏这两位主人公。情窦初开的我也偶尔会憧憬一下自己未来的爱情,初步的爱情观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我更想有朝一日能亲自饱览一下庐山的风光。 时光流转,终于在今年5.1前实现这个愿望。一百多位公司同仁在导游的带领下于4.21日浩浩荡荡从上海西站出发,经历17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庐山脚下的著名城市--九江。对于九江我不并不熟悉,只是知道这里有一所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以前有同学在此读书而已。下了火车,我们马不停蹄地登上了上山的中巴车。此时我们早已经是饥肠辘辘,真想吃顿好点的饭。导游也很理解我们,为了赶时间我们上山马上就吃饭。接下来向我们介绍九江的来历、风土人情等等。九江就是九条江汇集的地方,最早见于《尚书 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是实指。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九江开发历史较早。夏、商时期,九江属荆、扬二州之域,春秋时九江属吴之西境,楚之东境,因而有“吴头楚尾”之称。九江作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秦代,秦始皇划天下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后九江又有江洲、柴桑、浔阳、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称,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浔阳、江洲著称于世。 九江市区很快就开出去了,上山的路很崎岖,到处都是接近90度的转弯。直行道路最长没有超过30米的,真的是要考验司机的驾驶技术了。绵绵群山,越爬越高,偶尔看见一处低洼的平地,还有人在此居住。海拔接近八九百米的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到凉,路边也见到有水流出来。每行驶一段路就发现有路边用水泥筑起的水池,旁边写着:换水池,不用说一定是为汽车加水的。看着一座座山头矮了下去,我们也终于到了山顶。让我惊讶的是我们的先人太具有眼光了,在群山之中还能建造出亭台楼阁,发展成为一个小市镇,果真了不起。来到景区门口,赫然写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别。在旁边是一本石头雕刻的大书,上面写着:世界地质公园。 放好行李吃完饭,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旅行了。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由于庐山景区非常大,而且山路很陡,景区有专门接送客人的车。不知道是不是公交车,不过我一直都没有分清楚方向。下车步行200米来到一个山梁上,这就是含鄱口。隐约觉得有一股股的凉气袭来,过了山梁是一块大概有500平米的平台。那边有好多人在向远处眺望,我感觉凉气也越来越近。我凑近一看,噢,好大一片云海,雾气朦胧,漫无边际。四周有群山环绕,隐约可见,甚是壮观。据说雾气的下面就是鄱阳湖,远处的大山像狮子张开大嘴要把鄱阳湖吞到肚子里,含鄱口也因此得名。含鄱口是庐山观日出的好地方,想象中一轮红日从雾海中冉冉升起,慢慢地爬上山头。大山就像人的手掌一样把它捧在手里,小心的呵护它。可惜目前已经日上三杆,只有期待明天的日出了。随后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又游览了含鄱亭、望鄱亭,还有毛主席当年做过的地方。据说那里可以看见远处山间中的飞瀑,不知道是不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所云的那条长练。在含鄱亭我买了3个梳妆镜,送给我的妻子留做纪念。 离开含鄱口,我们直奔五老峰。五老峰是由五座陡峭的山峰组成,山峰之间相距数百米。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第一座峰我们很快就登上了,海拔也不算很高。随着山势的不断升高,我们的步伐也变得缓慢下来。一会是土路,一会有几个台阶,走在山林里感觉凉嗖嗖的。快到最高峰的时候,我隐约觉得好多雾气在身边游荡。到了峰顶,还真的是有雾气在身边飘过,打在身上,凉凉的。从山顶向下望去,近处是万丈深渊,远处的山坳里像是还有人家。登山真的很累,导游说下山我们就去吃中饭,这下还真起到了望梅止渴的作用。 青莲酒家,多么好听的名字。想象中有鱼有肉,还有好酒,我们个个都像诗仙一样饮酒做乐。可惜饭菜都令我们很失望,饭是夹生的,菜的味道太差,真的对不起我的胃了。在外面乘凉休息一会,我们又要出发了。 三叠泉据说要上1000多级台阶,应该也是很辛苦。导游说如果有不想去的,就在这里等或者回宾馆。三叠泉也是庐山的重要景观,虽然很累,但是既然来了就去看看吧。踩着一条羊肠小道,听着旁边叮咚的水声。我们穿行在一条山谷里,而且地势越来越低,这条山泉水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行进快一个小时,路突然向上翻,终于爬上一条山梁。导游告诉我们,下面就是1300多级台阶了,你们准备下去吧。我们不经大呼一声,原来才刚刚开始。台阶的坡度接近八九十度,看上去九很险,更别说爬了。大概下到800多级台阶的时候我们听到了隔壁的山谷里传出水声,下面的观景平台也已经看到了。有些先到的已经发出惊叹之声,我也不觉加快脚步,可是腿已经发软了。 坚持再坚持终于到了那个观景平台,我们是比较晚到的,遭到了一些先到的同事的嘲讽。的确啊,久在大城市,缺少户外的运动,人都变懒了,体力也下降了。我突然想起了陶源明《少五适俗韵》中诗句: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三叠泉的确壮观,其落差大概有2500米之高。宽大的水流从山涧中俯冲下来,被突出的岩石撕开飞溅。随着山势的逐渐下落,这巨大的水流被分割成三段。从下面抬头望去,就像三匹白布,飞卷下来。在山的下面汇聚成一汪潭水,呈现出一种绿蓝的颜色,像玉石一样纯洁。我不由地想起青莲居士的著名诗篇《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游览完三叠泉我们又是按照原路返回,只觉得脚更加发软。回到宾馆吃完饭,又洗了热水澡才算有所缓解。晚上出去逛了一下牯牛镇的街市,800米长的小街却是应有尽有。网吧、酒吧、银行,真的让你觉不出是在海拔1400多米的山上。我们买了好多当地的特产,满意而归。 未完待续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3e5fe7f010003nv5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