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白鹿洞书院

[游记]白鹿洞书院

2008-06-27    sina.com.cn

唐贞元年间(785~805),洛阳人李渤兄弟在此隐居读书,渤养鹿自娱,时称“白鹿先生”,后于长庆年间(821~824)任江州刺史时在其旧居广植花木、增置亭榭,命名“白鹿洞”。南唐昇元四年(940),李氏朝廷在此建立学馆,命国子监九经李善道为洞主,号称“庐山国学”。北宋初年扩建并更名“白鹿洞书院”。南宋淳熙六年(1179),南康(今星子县)知军朱熹重建院舍,亲任洞主并制定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规》,奏请皇帝赐额赠书,使之名声大振,与睢阳、石鼓、岳麓合称为
“四大书院”,并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元、明、清三代办学不断,直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为江西省高等林业学堂。建国后经多次修葺维护,逐渐成为一处旅游观光和学术研究的胜地。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1992年5月成立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

白鹿洞书院占地面积3000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后屏、左翼、卓尔三山环合,贯道溪一水中流,庭院内外古木参天,浓荫匝地,环境极为清幽。以礼圣殿为中心,丹桂亭、彝伦堂、报功祠、文会堂、御书阁、崇德祠、思贤台、延宾馆以及泮池、状元桥、牌坊、碑廊等组成的古建筑群,分隔成先贤、棂星、紫阳等院落又互为贯通。思贤台下有明嘉靖九年(1530)所辟山洞,中置白色石鹿。碑廊镶嵌着130余块历代书法碑刻,尤以明万历九年(1581)紫霞真人编蒲而书的《游白鹿洞歌》最为著名。院中还有枕流石、枕流桥、独对亭以及“枕流”、“漱石”等诸多摩崖石刻。景区不定期进行仿古祭祀、讲学与乐舞表演,举办古代学院教育、程朱理学思想等学术研究活动。

先贤书院:由丹桂亭、碑廊、朱子祠等组成。朱子祠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祠中立有朱熹自画像、《白鹿洞书院教规》等碑刻。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9757a01009y0o.html2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