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金子洞坡崖画旅游金子洞坡崖画游记金子洞坡崖画评论金子洞坡崖画. |
[游记]金子洞坡崖画旅游金子洞坡崖画游记金子洞坡崖画评论金子洞坡崖画. |
2008-06-10 chinahotelsearch.com |
(匿名) 麻栗坡,自打看到这个地名的那一刻起,我就喜欢上了它,源于它的那个“坡”字,与我的人生感悟有关。我喜欢坡,喜欢它的起伏跌宕,喜欢它的延绵不绝,宛如人的一生。 从昆明至麻栗坡的路上,青山叠翠,俊秀雄奇,溪谷平坝,流水潺潺,大西南浓厚的咯斯特地形特征在红土大地上得到了极力地张扬。久居室内的心在张望中期盼着新鲜的美丽再次袭击双眼,转身瞬间,熟悉已变成陌生,习惯的媚影被彻底颠覆,只留下一种回归的美。 在经过近10个小时的颠簸后,汽车一路下坡,驶入了麻栗坡县城。远远望去,这个四面青山矗立,畴阳河穿城而过,建于两岸狭长坡地之上的县城,在火烧云的映照下,散发着刚柔并济的边地色彩。麻栗坡,城如其名。 随着情侣的脚步,我踏着夜色,来到了畴阳河畔。两岸高高低低的灯火倒映在水中,绚丽而灿烂;如丝般柔软、洁净的畴阳河水,仿佛九天下凡的天女纤尘不染,不食人间烟火般悠然南下,不管城市如何的喧闹,她自寂静清幽。举目望去,四面矗立的青山宛如钢铁长城般围城而立,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却是那浑厚雄奇的毛公山,一代伟人用他那伟岸的身躯庇护着这方国土。 翌日清晨,我乘车前往闻名遐尔的老山主峰。虽说是冬季,但一路上,映入眼帘的却都是风格迥异的南国风光。一蓬蓬袅袅婷婷的凤尾竹,一簇簇风姿卓然、模样界乎于香蕉与芭蕉之间的西贡蕉,还有那丰肥的芳草和幽然的灌木,无不散发着生命的气息,盎然的绿意。当车经过老山脚下的瑶族村寨时,那依山的层层梯田,蒸腾的漫漫云雾,迷蒙的缕缕霞光,宛如梦里的诗境,安详,静谧,还有圣洁。他们与凌架的竹槽水道,飘香的山间茶园,古老的木石水碓,扒犁的瑶家兄弟一起,经年演绎着亘古的瑶家风情…… 登上老山主峰的瞭望台,一片苍茫大地呈于眼前,东面的八里河东山,飞瀑倾泻,沟壑丛生,一座酷似大佛的山峰仰卧于群山之巅,而谷底的盘龙江则如一条银色蛟龙,由天保口岸蹿向越南境内;西面的扣林山脉,翠竹丛生,峰峦叠嶂,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象一块墨绿色的巨毯,一直铺到老山脚下;南面的越南境内,山峦起伏,田坝片片,星星点点的村落,袅袅炊烟;北面的群峰,川岭相接,更迭不止,山腰上白云缠绕,如丝如绸……我惟以报之“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千古佳句。 从老山主峰下来之后,便到了与越南河江省清水河口岸相对应的天保口岸。20余米宽的马路两旁,清一色的水泥楼房在彰显着小镇的繁华,楼上楼下的门楣上,挂满了印有中越两国文字的店牌:经营土特产的,从事娱乐旅游业的,卖建材和农机设备的,还有开小吃店的……边民互市市场内,人声鼎沸,两国商家不时变换着汉、越、瑶、壮等语言招徕生意,身着相同服饰、讲同种语言但不同国籍的少数民族穿行其间。在连接“这头”和“那头”的那条笔直的水泥路上,两国边民和出入境的游客,正自由地穿行于分别代表两国主权的国门。
|
转自:http://www.chinahotelsearch.com/travel/review_detail/122552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