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打好独特的交通、区位、资源、历史、政治等“优势牌”,加快建设“一个中心”,致力推进“四个打造”,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1至11月,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0.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9%,实际引进外资、出口创汇同比分别增长41.5%和28.0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超过了年初计划水平。 “如何打好瑞金的‘优势牌’,变‘比较优势’为‘发展优势’,是实现瑞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这是瑞金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共识。为此,该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和谐创业、富民兴赣”和赣州市委、市政府的“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等战略思路,立足实际,科学谋划,确立“对接长珠闽、融入闽东南、建设新瑞金”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开放兴市、工业强市、旅游旺市,加快建设“一个中心”(赣南东部和赣闽边际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致力推进“四个打造”(打造赣南东部赣龙线上的瑞金工业经济板块、打造国内外著名的红色旅游名城、打造“江西的温州”、打造和谐平安诚信瑞金)。 2006年以来,该市通过“招商兴工”、“以路兴工”等举措,融资3.2亿元,在赣龙线上培育壮大食品、建材、轻纺、制药、矿产工业等5大超亿元工业支柱产业。“赣鳗”牌烤鳗、“九华痔疮栓”、“金瑞”发制品等一批特色品牌产品进一步叫响海内外市场,出口创汇始终保持全省前二名,赣龙线上的瑞金工业强势板块雏形初现。在城市发展中,该市按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及山水田园风光和红色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城市发展要求,投入2900多万元,升级改造红都大道,融资1.6亿元重点建设苏维埃共和国国史馆、红色主题公园、瑞金大桥等21项市政标志性项目,融资4170万元保护红色文物、开发红色旅游项目等,以凸显“红色之魂、绿色之美、古色之特”的瑞金城市新形象。2006年1至11月,该市累计接待游客87.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2.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2%、31.4%。围绕打造“江西的温州”、和谐平安诚信瑞金,该市从营造诚实守信、开明开放的人文环境,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勤政廉洁、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科学规范、宽松优厚的政策体制环境入手,大力建设投资成本低、服务优、效率高、回报快的创业福地和发展“洼地”,迎来了民营创业、外来创业和本土创业千帆竞发的创业发展热潮。有关统计表明,2006年6月份以来,该市100多家民营企业追加投资3.8亿元用于技术更新、设备升级、规模扩张等,“唤醒”3亿多元民间资本投入建设城市公交、城市供水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全市新增个体户720户,新增私营企业33户。(苏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