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进沉默的白鹭古村[一]-游记华东地区-游记线路功略 |
[游记]走进沉默的白鹭古村[一]-游记华东地区-游记线路功略 |
2007-07-16 tuuke.com |
这里是江西赣县北部的白鹭古村,那一幢幢雄壮巍峨的客家古祠默默地诉说着古村昨日的辉煌,那些精美绝伦的雕梁画栋让人怀古幽情。就让《游遍天下》为读者翻开这幅历史的美丽画卷;就让那流淌了千万年的鹭溪引领我们走进我们的“往日家园”——白鹭古祠堂。 远山抹上了一层微光,天亮了。一轮红日在黑沉沉的山梁背后缓缓探出头来,古老的白鹭村又迎来了新的一天。那条自东向西逶迤而来的鹭溪,象玉带一样飘过白鹭村。流淌了千万年的鹭溪依旧水声潺潺,它记录了白鹭村的起源,也见证了白鹭村的兴衰。 这里曾经是一个白鹭成群的世界。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最美的画卷,历史在这里写出了不朽的诗篇。这就是江西赣南的白鹭村,客家人迁居于此,那一栋栋巍峨的祠堂就是他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们和白鹭的青山秀水一起构成了客家人的美丽家园。 白鹭村位于江西赣县北部。江西赣南是客家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人的摇篮,也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 白鹭早在商周时期便已形成人类聚居的村落,唐宋时期日渐繁荣,大批南迁的中原客家移民聚居此地。白鹭村呈半月型,面积为0.2平方公里。白鹭村现有561户人家,2500余口人,99为钟姓,他们都是一位叫钟兴的赶鸭人的后代。 白鹭村的真正繁荣是从钟兴迁移到这里开始的。南宋绍兴六年(1136),兴国县竹坝42岁的钟兴,携带一家四口,赶着百余只鸭婆,游牧到距家乡30公里的一个地方。在这里的第一晚,它梦见了白鹭纷飞,第二天发现他的鸭婆在这里竟能一天产下两只鸭蛋,钟兴于是在这个风水宝地安下家来,并把这里命名为白鹭村。他的后代们在这块土地上辛苦劳作,使白鹭村越来越繁荣昌盛。 现在的白鹭村虽然没有了白鹭的身影,但这丝毫无损它的美丽。在这偏隅一方的小山村中,至今仍保留着一片6万平方米古色古香的青砖黑瓦建筑群落,它们多为明、清两代所建。(也就是钟兴的后人发展的鼎盛时期所建。当时,当地村民利用鹭溪便利的水路交通,将山中木竹运往外面的世界贩卖,使白鹭村的村民生活空前富足。)看啊!在那青山绿水中,那群栉次比邻的建筑群何其雄壮美丽,几百年的风霜雪雨的侵蚀,它们依然是那么巍峨雄浑,犹如一个美貌少女,经过岁月的打磨,蜕变为一个更显风韵的少妇。那一幢幢华屋豪舍的檐角无不律同地轻盈地向天空上挑着,流淌着那种江南水乡独有的清秀气息。瞬时间,让人仿佛身置于江浙的山水画里一般。白鹭村人把含数字的景观串成了从一到十的白鹭“十景”——天一池、二义仓、三元宫(又名三官殿)、四逸堂(又名爱庐)、五福地、六角亭、七姑坛、八角井、九成堂、十字街。它们像珍珠一样镶嵌在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中,为人们世代所欣赏所传颂。 白鹭的客家民居,借“祠堂”而独秀天下。古时,白鹭村的先民们长期都在京都、两湖、江淅一带泛游、经商,把富丽典雅的徽式建筑风格移植回来,兴建自己的府第。白鹭的祠堂大抵高约10米,清一色的黑瓦青砖,威武堂皇。一道道排列整齐的风火墙,飞檐翘角,直凌霄汉。堂内雕梁画栋,玉柱花窗,大大小小的开井错落有致。正厅和偏厅美轮美奂。住房和杂屋秩序井然。官宦人家的祠堂门口排列着圆圆的“龙抱石”和长长的“旗杆石”,上面镶刻着文字、图案,表述主人的功名与官衔。祠堂之间,于“风水”有碍的巷道路口的墙头或屋顶,时不时高悬起一块兽头装饰的“泰石山敢当”的石碑或一尊张牙舞爪的小石狮,借以镇妖驱邪。 |
转自:http://www.tuuke.com/default/outdoor_outdoorlinecon_27_721.html36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