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涿州品三国 |
[游记]涿州品三国 |
2008-05-22 163.com |
忠义村里,那雕刻着蟠龙的井壁,似乎还在讲述着当年的一段佳话:张飞站在井前,扬眉戏言:“谁搬动井盖,赏一刀肉。”正因为他的豪爽善交,引来了关羽和刘备。一部《三国演义》,树立起了张飞这个“忠不顾死,义不负心”的典范。他一生以“攘除奸雄、兴复汉室”为己任,可见其忠;追随刘备,屡受挫折,恪遵誓言,终生不悔,足明其义。他对刘备、关羽的忠义,虽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但其中体现出的爱国、诚信、自强、勇毅等精神,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并已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之中。 初建于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的三义宫,金、元、明、清都有修葺。行走在三义宫里,关羽集书画诗于一体的“风雨竹”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借物咏志,图文并茂。关羽的忠义可谓“义薄云天”,早已被神化了,只要有华人生活的地方,都会有一尊关公爷的神像。人们看中的也是关羽的忠义。 站在三义宫里,耳边很容易再次响起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誓词:“……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显然,他们崇尚的“同心协力,救困扶危”的信念,与当今港台片中的“黑帮道义”不可相提并论。 记得曾听涿州市旅游文物局局长王铁锋介绍,近年来,涿州已有“三国文化之乡”的美誉。许多海外游客频频光顾这里,寻找天长地久的“友谊”和心灵的归宿;涿州人也以其“诚信”的历史传统广交五湖四海朋友。
|
转自:http://blog.163.com/sir_huang0628/blog/static/11398490200821291778682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