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燕山云樵:长春伪满皇宫游记 |
[游记]燕山云樵:长春伪满皇宫游记 |
2008-04-16 sina.com.cn |
正月初三,“按图索骥”,樵夫驱车直达在长春市东北角座落的一组曾经的神秘建筑群。这便是伪满皇帝溥仪的帝宫。今天人们习惯叫它“伪皇宫”。 1932年3月,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不到一个月,他就从“执政府”所在地,也就是今天的长春电话设备厂迁居到现在这个位置。两年后,随着溥仪登基称帝,这里也就成了他的“帝宫”。“伪皇宫”主体建筑是由南至北排列的缉熙楼、勤民楼、怀远楼组成,在勤民楼的东面同德殿也是伪满皇宫主体建筑之一。 缉熙楼,亦称寝宫。建于20世纪初,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取《诗经·大雅·文王》“于缉熙敬止”之意命名,寓意要时刻不忘恢复大清祖业。伪满期间溥仪及其“后妃”婉容、谭玉龄均住于此。1991年,也就是“九·一八”事变后的第60个年头,江泽民为伪皇宫陈列馆的题词石碑便横卧在此楼的广场当中。 其北有两层、方形,带有明显西洋风格的建筑叫勤民楼,是溥仪依据祖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而取的名。沦陷时期,一直将这栋建筑当做皇权的象征,它的照片也被印在了伪满的纸币上。1932年9月15日,就是在这栋“勤政爱民”的楼里签订了经溥仪认可的“日满议定书”,将伪满洲国的国防、治安全部委托给日本人,并由日本人管理伪满的铁路、港湾、水路、空路,日本军队所需的各种物资、设备由伪满政府负责供应。东北主权被拱手相让。 最北是怀远楼,1934年建成,根据《礼记》中“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之意命名,幻想巩固其封建帝王专制。楼内除了溥仪供奉列祖列宗牌位和画像的奉先殿外,尚书府、侍从武官处及宫内府部分办事机构亦设于此。 在勤民楼的东面,有一座二层黄琉璃瓦屋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其设计手法沿用了中国古代以黄为尊的传统,瓦背为日本式,瓦筒为中国式,瓦当铸有“一德一心”的字样,故名“同德殿”。与勤民楼比起来,这里显得豪华现代,有台球、棋牌、舞厅的娱乐场所。其中,舞厅顶部的四盏巨大纯铜华丽吊灯被溥仪作为“圣战”物资捐献给日军 。然而,后来因为担心日本人安装窃听装置,溥仪却也很少来这儿。 日本投降前,溥仪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一日夜出逃,伪皇宫禁卫军、伪国兵、老百姓把宫中的宝物抢掠一空。从此,伪皇宫便成了历史的遗迹,破败不堪。解放后,一直是吉林省博物馆所在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修复。而作为此宫殿的“主人”-----爱新觉罗·溥仪一生曾三次当皇帝,即做过末代皇帝、复辟皇帝,也做过傀儡皇帝。曾娶过五位妻子,做过囚犯也做过公民,经历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不同时期。尤其在充当伪满洲国皇帝期间,在日本关东军的操纵下,他出卖民族利益,颁布了数以千计的反动法令,伙同日本军国主义在东北推行血腥的殖民统治,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民族的罪人。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没有将他推上断头台,而是采取惩办与宽大、劳动改造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政策,对其进行改造,使他悔过从新,后半生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人,这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我们把末代皇帝改造好了,这是世界上的奇迹。” 伪皇宫历尽沧桑,历史给它打上了重重的印记:它伤痕累累,宛如一面镜子折射出那段悲惨、屈辱、被奴役的苦难时代,提醒着人们软弱、依附、落后的结果必然是惨遭他人的蔑视、摆布和奴役,这也正是伪皇宫存在的最大意义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4bf20bdf01008ekh.html5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