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红色之旅:狼牙山壮士之行 |
[游记]红色之旅:狼牙山壮士之行 |
2007-07-21 sg.com.cn |
萧萧易水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说起易水总是有些悲壮的味道。进入易县境,我就在车窗寻找那条历史中赫赫有名的河流,结果旅游车一路开过来每条驶过的都是易水河。问了导游才知道,原来这里有三条易水河,分别是南易水、北易水和中易水,这条从京城拒马河流出的水在燕赵大地上婉延,我们也就不断地与易水河交错。不仅想起了,就在这条现在水已不多的河流旁,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 鹬蚌相争:《战国策-燕策》“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日:今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夫得面并推擒之。”这个发生在易水河边的寓言告诫人们,弱小者之间不要相互残杀,相互斗争,而要注意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就有同归于尽的危险。 图穷匕见:《战国策-燕策三》记载,战国时燕太子让荆轲以献燕国督亢地图为名去刺秦王。荆轲预先把匕首卷在图里,献图时,地图展到最后,露出了匕首。现在用这名成语来比喻事情到了最后才露出真相或本意。 燕子塔,是为纪念荆苛刺秦的谋划者燕太子所建。燕太子早年在秦国做人质,我认为他是个典型的小肚鸡肠的人。在这附近还有一个荆轲塔,可惜时间不够没能去看看。 有人说,从观念上来说,张艺谋的《英雄》是中国“大国观念”的一个转折性的标志,因为在此之前荆轲是百姓的代表,秦王是暴虐的像征,秦王该杀。《英雄》中第一次提出了秦王不可杀,因为他的生死关乎着国家的安定。我赞同这个观点。 编自:搜狐博粹 |
转自:http://travel.sg.com.cn/travel/tbzl/szfc/17110_2.shtml2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