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21日 前两天和妹妹一起到她的学校去,看见一架大飞机擦着树梢正在给下边撒药,大灾之后有大疫,很多人都这么说。政府非常重视防范疫情,每天派飞机到处撒药。可是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而且飞得这么低,药是桔黄色的粉末状,我急忙躲到墙边,捂住嘴和鼻子,好象在雨中一样,可见撒药的密度有多大。 下午,我和妹妹正在家中,弟弟的朋友跑过来说:“你妈她们回来了!”我和妹妹急忙跑出去问他:“在哪儿呢?”他说:“在马路上呢”,我和妹妹马上向院外跑去,一直到铁道外的大马路上,也没有看到妈妈她们。我们一边往前走一边张望,终于看到妈妈和弟弟了。我和妹妹扑上去,一边一个偎在妈妈的两边。不断地问长问短。原来铁路一直不卖到唐山的票,后来妈妈买的到北京的票,是大舅部队的吉普车给妈妈她们送回来的。弟弟看起来很奇怪,挑着一个大扁担,扁担两边是两大摞被子什么的。原来这是西安的亲人们想到我们家里都震塌了,什么都没有了,给我们带来的生活必需品。幸好带来了这些东西,不然妈妈回家的第一天我们的被子就不够盖了。 作者: yxy5705 2006-5-5 17:33 不易! 作者: 61.185.155.* 2006-5-5 20:48 接着写啊,一直看呢。我83年出生 作者: lhb831015 2006-5-6 00:17 三十年,真的是弹指一挥间。现在,我时常给女儿讲地震时的“故事”。看着她好奇的样子,我就会回望到地震那一年我自己的样子。那一年,我十三岁.....十三岁的记忆,永远地深刻在了心里,每当想起来,就象是昨日重现,那么地清晰,那么地生动,那么地让人心痛。 我在单位里时常接待外地的朋友,我最愿意带他们参观的地方是唐山抗震纪念碑和理工学院的地震遗址. 我会给他们通读纪念碑文,会引他们看矿院图书馆那被地震的巨手平移了的三层副楼和直落二层主楼.看到朋友们惊诧的目光,听着朋友们轻声地叹息,我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回望自已的记忆深处的的那一年,那年我十三岁。 作者:秋色悠兰 2006-5-6 00:30 我没赶上,应该庆幸唐山明天会更好楼主辛苦 作者: 221.192.114.* 2006-5-6 08:44 看了又看,还是感动,我也是83年的,我也一直在关注着,如果把它当成故事的话,该有一个结局了吧,日子会越过越好了 作者:唐山小优 2006-5-6 10:08 狂顶!!! 地震那年我5岁但已经记事了清晰记得我踩在我家废墟上可够到院里足有10米高的大枣树上的青枣。 我家虽然没有人在哪次地震中受伤,但是很多的亲戚都去了。后来曾经陪父亲到亲戚和他的朋友家串门,至今那些人当时的表情还在我的脑海里面,永远忘不掉。其中有位父亲的朋友他家里老婆孩子都死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尽管当时因为小不懂得和理解失去亲人的痛苦,到现在我还为他难过。 在震中我失去了我的老舅,他和我很好的,他个子不高,但是很能玩,尤其是会篆刻,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找来红色的黑色的厚点的胶皮,然后用小刀把小人书或自己想象的人物和风景刻在军棋大小的胶片上面,再转印到纸上,有战斗英雄、飞机、火车、汽车大炮等等,我当时喜欢极了,由于我经常向他索要(当时姥姥好象很不愿意他做那些东西)他就把姥家的院墙抠一小洞把他的作品藏进去... 现在他的形象已经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消失了,可是我却非常清晰的我曾经有个聪明内向的舅舅... 楼主的文章写的很好,是很纪实的,我喜欢。好几处都让我的眼睛很湿,有时间整理一下收藏起来更希望更多的经历和没有经历过那次地震的唐山人都能看到楼主的贴子。好让人们寻找过去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良知。 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了,社会变迁,人们都在为了金钱和权利而抗争,不知道他们看了楼主写的在姐姐支起身体为妹妹挡雨的情节时做何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