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是马兰峪西,是清廷定鼎中原后开辟的两大陵区之一,始建于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经过二百多年的经营,到清灭,形成我国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的帝王陵墓群之一。据传说,清东陵的选址有其偶然性。顺治帝在一次狩猎中,无意中来到燕山山脉昌瑞山下,看到这里山峦逶迤起伏,水秀石奇,景色迷人,就亲自选定为皇家陵址。 在清朝统治时期,东陵分为前圈和后龙两个部分。后龙为“风水来龙”之地,从陵后长城开始,北沿承德,西接密云,东达遵化,由外向内分别设青桩、白桩、红桩各一道严加保护。前圈则东起马兰峪,西接黄花山,南以烟墩、象山为界,形成一个盆地。陵区以建在景色秀丽的昌瑞山主峰,清朝第一帝顺治帝的孝陵为中心,左右排列着景陵、惠陵、裕陵、定陵,以及孝庄文皇后的孝西陵、慈禧陵等十五个皇后、一百三十七个妃子、四个公主的陵园寝。其建筑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观点和宗法制度的等级。 陵区的早晨空气清新,宾馆前有的哥揽客,为省却在各个陵寝之间的劳顿,节省时间,五十元包车游览全部的景点。 神道逶迤与雷火残碑 陵区各个景点相距近者三五里,远的在十几华里以上,为避免来回辗转,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从陵区东部开始,逐个观览。先到景区的入口处,购置门票,面的带着我们在树林和田园间飞驰。 陵区的早晨是寂静的,太阳的光芒被厚厚的云层阻挡在天外云霄。远方,昌瑞山连绵的山峰拔地挺秀,墨绿色的松柏裹覆着山峦沟壑;山脚下,红墙金顶,神道蜿蜒。每一座陵寝,背后都依托着一座山峰,瞰视着脚下向前延伸的山川;昌瑞山回拢起的山峦,连接起南端的象山、烟墩山,形成一片盆地,陵区就被四周的山峦屏护着,大自然造就了这片风水宝地,皇家的威仪曾垄断了秀峰吉地,幻想着龙脉灵气万古不朽,遗荫百代,终还是被时间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把个皇家禁苑包装成了文化商业的淘金富矿。 二郎庙紧挨着售票处。据介绍,二郎庙是陵区唯一的一座庙宇。传说,那年顺治帝打猎偶歇此地并把它定为皇家陵寝后,跑马圈地,迁徒百姓,寺庙道观概莫例外。眼看着自己的领地被蚕食,二郎神有点坐不住了,利用手中的权利,托梦与顺治帝,请求在陵区保留一座寺庙。当然,二郎神也会给点好处,就是保佑皇权天长地久,万寿无疆。就这样,神成了权力的附庸,并在统治集团的势力范围内有了一席之地。 出二郎庙乘车往景陵 ....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