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菩提岛上的树

[游记]、菩提岛上的树

2007-07-24    17u.com

F、菩提岛上的树

从芦苇区向东南方向去菩提山庄,漫步于林间小路,我贪婪地吸着林间的清新空气,忘情地观看着路边的花草树木,阵阵芳香泌人心脾。绿荫叠翠处,鸟唱蝉鸣,曲径幽深,信手撷取酸甜可口的桑椹,纯天然野味,精神为之一爽。走进那片菩提林的时候,我的心整个醉了。
菩提树,是佛教的圣树,原名荜钵罗树,原产于印度菩提,梵语bodhi,即觉、智、知的意思,广义而言,就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磐之智慧。所以,菩提树便有了觉树、思维树的美称。相传250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释迦牟尼告别奢华茕茕,在伽耶城南的万木竞秀的旷野中,选择了一棵菩提树来支撑自己的苦思冥想,超然颖悟。他的大彻大悟造就了一个宗教的博大精深。菩提树也因此 成为佛教精神载体的一部分,在不断扩大的年轮里,越来越多地注入了佛教文化的精髓。大约在公元502年梁武帝时代,印度僧人智药三藏把菩提树引种到广州制止寺(今光孝寺),并逐渐在许多寺院推广种植,深受中国僧人的喜爱,僧侣也以敬仰菩提树来表达对佛租的缱绻。
菩提树不象松柏,以古节遒劲赢得凡人的一片颂扬,也不象杨柳,以婀娜之姿,引得多情的少男少女为之倾情折腰,它拒绝豢养,拒绝喧嚣,拒绝任何的阿谀奉承。据说,围绕菩提树还有一段寓意深刻的佳话。唐朝初年,禅宗五祖弘忍想从弟子的开悟诗中选拔接班人,其上首弟子神秀写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大意是人的心性本来清净,却为客尘所染,只有时时加以护持,才能不让烦恼来干扰这个清净的佛性。弘忍大师看后点头称妙,而这时寺内一打杂的小和尚慧能对这首诗却不以为然,他即兴而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大师听后连声叫好,因为这首诗表明了心即是佛、一切法空的大悟境界。于是,资历并不深的慧能一跃成为禅宗六祖。看来,这样的思考和觉悟,迥异于凡尘俗世中锱铢必较的算计和耳虞我诈的谋划,只有超越功利,关切人生本义的思考,才能塑造日趋完善的人格。
菩提岛上的菩提林一片繁茂,菩提树十分茂盛。那虬曲魁伟的树干在绿叶的影动中清晰可见,随风而动的菩提叶子,好象少女眨动的眼睛一样深情,淋漓尽致地挥洒着春的畅想。那交错的叶脉如佛教的根系,那圆形的树冠颇受人青睐。本来,菩提树是热带亚热带的树种,在北方实属罕见,特别是在这孤悬于大海的小岛上,如此繁茂的菩提林着实给海岛平添了几分玄妙和神秘。
说到菩提树,岛上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那棵盆景菩提,是自然形成的,毫无人工的痕迹。这种菩提树很少,在青海塔尔寺和秦皇岛各有一颗,大连有少量。所以,上岛来的人们一般都要在这里和盆景菩提合影留念的,而且据说亲自用手触摸一下菩提树,能够放下所有烦恼,不管是不是真的,这已经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距离这棵盆景不远处,在路旁的拐角处,有一棵同根双干的古桑,枝繁叶茂,人们称之为“鸳鸯树”。相传,这是由一对真心相爱的恋人的化身。很久以前,乐亭沿海一带,有一个男孩的父母在小姐家里做长工,男孩和小姐青梅竹马,俩小无猜。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小姐的父母托媒人与一家富商的儿子定了亲,但小姐的心里却只有与她一起长大的男孩,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然而,在当时,这样“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是封建观念所不容许的。小姐出嫁的那天,以泪洗面,心里默念着那个男孩的名字。到了晚上,小姐趁闹洞房混乱之际逃了出来,与在海边等候她的那个男孩一起跑到了这个无人烟的小岛上,幻想自此开始新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双方家长很快就找到这里,面对即将被拆散的结局,小姐和那个男孩走投无路,相拥投海自尽。他们死后,双方家长无论如何也无法分开他们,无奈之下,便把他们合葬了。
潮涨潮落,岁月悠悠,人们一直怀念着这段致死不渝的绝恋。不知从那年那月,在这座海岛上长出了这株连里桑树,传说是当年小姐和那位男孩相拥的化身,被人们称为“鸳鸯树”,象征着爱情的天长地久,百年好合。
说到这棵“鸳鸯树”,还不能不提岛上的那棵“许愿树”,也叫古蓉树,又名合欢树,位于潮音寺院内,系法本栽植,树干虬曲强壮,树冠硕大,花香四溢。相传,当年法本刚刚来到海岛的时候,曾经在这棵树下许下了一生的心愿。有一天傍晚,凉风习习,观音菩萨到人间巡礼路过菩提岛上空,偶然看见潮音寺东部的那棵鸳鸯树,心中泛起波澜,惟恐已归入佛门的法本和尚还俗民间,便扔下一棵蓉花树苗,以示警醒。法本和尚深知观音菩萨的心意,便在潮音寺院内将那棵蓉花树苗亲手栽下,跪拜在地。双手合十的刹那间,蓉花树那羽毛状对生的树叶立刻就合拢在一起。法本和尚大惊,自知观音菩萨将自己附身于这棵蓉花树,便急忙打坐诵经,心中默念:“见色闻声时但伊么(即见色闻声,但如明镜照物,风过树时,不作他想),着衣吃饭时但伊么,屙屎放尿时但伊么,对人接物时但伊么,乃至行、住、坐、卧,或语或默,或喜或怒,一切时中,一一如是;似虚舟驾浪,随高随下,而念念不住;如流水转山,遇曲遇直,而心心无知……”夜色已深而法本却全然不知,四周静寂,唯大海潮音抑扬。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法本起身归寺,就在这时,蓉花树的树叶悄然放开。法本喜出望外,心知观音菩萨已经信任自己。
如果我们留意的话,蓉花树每到天黑时树叶就自动合拢,天亮时又放开,后来人们便叫它“合欢树”。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38109.html30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