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家口自助游攻略2

[游记]张家口自助游攻略2

2007-08-05    51zhangjiakou.cn

水,毛皮商用来鞣制皮革的水源便有了保障,且所制毛皮质高一等,为商人们带来了滚滚财源,为感谢水母娘娘庇佑,皮革商们在乾隆年间便集资修起了这座水母宫。 公车在去往水母宫的路上行驶,窗外是连绵的山,敌台的土墩依旧孤独地挺立在枯黄地山脊上,天蓝得澄澈,甚至透明,阳光毫不吝啬地照耀着,那是充满着力量的阳光,眼前的画面色彩便分明起来,蓝色,枯黄色,土色,没有任何阴柔的元素,树木没有一丝新芽,草丛还停留在冬季,但这又不是没有生气的死寂,而充斥着张力,那是刚劲。再看那山上巨石凌空,如苍鹰展翅,似乎一切都是蓄势待发,如箭上弦。 跳下车便是水母宫前的牌坊了,钢筋混凝土总及不了木质的细腻,即使比起同族的石质、砖质也是大为逊色的,多几分木讷少几分轩昂气宇。从牌坊到水母宫入口是条乡间小路,干涩的高树排满了一路,歪歪曲曲不是十分整齐,倒也显露几分不羁的豪放,自己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这个时节北方的树木,曾经只是在建筑画里看到的程式,此刻跃动在眼前,细枝肆意地伸展,衬映着背景蓝天,如剪纸般勾勒出盛放的花丛。路边的高地上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秸秆,风吹得枯枝吱吱作响,背风处却散发着让人难以抗拒的温暖,不由地燃起躺在秸秆堆里晒太阳的冲动,心中暗想,回过来的时候一定来享受一下。

水母宫的入口就在眼前,单檐灰色筒瓦歇山顶,仿伽蓝建制作三解空门之山门,檐下水泥压制的斗拱实在让人看着别扭,泛滥的形式主义让人哭笑不得,整个山门都让人觉得奇异,戗脊上零散的嘲凤,变形须弥座与狮子失衡的比例,幸好还有那空净美丽的蓝天。 如今的水母宫,再也不见熙熙攘攘的鞣制皮革的热闹场面,山脚下静的出奇,喜鹊唧唧喳喳的鸣叫着,安逸祥和,广义的水母宫已经泛指整个公园了,包括冯玉祥纪念馆和吉鸿昌纪念馆,对此不是很有兴趣,便径直上真正的水母宫所在了。 远远便望见高据的水母宫了,背蓝天枕红山座高台,目光穿过枝桠,金光灿灿的“水母宫”三字映在无华的三层青砖小牌楼上,左右则是“有求”“必应”的虚无安抚,牌楼的青灰色很纯,无疑是新修的,和周遭历经风霜雨雪的斑驳砖影略显不谐,好在配上素美的花墙,不是显得特别刺眼,倒是三层楼顶依旧透着旧时的气息,独特的反向吻兽龇牙咧嘴,也算压住了后来者的夺目。牌楼立在高台正中边沿,两侧是低矮的十字镂空花墙,影动间看见隐隐绰绰殿堂。牌楼下是条石包砌的券洞,镶嵌在台座中,传说中的泉水,听说就是在这后面的山隙间涌出,没看到水,便没有进去细究,径上高台水母宫去了。 水母宫整个格局大致呈半圆对称形,主殿立于弧顶,前为牌楼,左右各一耳房,左供三皇五帝,下弧两侧各有一组建筑供奉各路神仙,出入之地便设在下弧之端。入口门楼很小,亲近得像邻家小院的门楼,门槛木已被磨踏四裂,上面的铁钉砺得镫亮,曾几何时,这里香火旺盛,接踵的人群感激涕零地膜拜水母娘娘的恩赐,可眼前,却静静的,我,朋友,看庙的老者仅此三人,一侧的小石狮还依稀可辨,另一侧却再也寻不得了。透过敞着的门望进去,是画着神仙对弈的影壁,还是青砖,没有任何的张扬。入内,青墙朱柱,画栋雕梁,蹩脚的彩画开始剥落,檐椽的图案在这里竟让我想起了鱼眼,就是吧,在水母的圣堂鱼虾理应恣意地游动,游上画椽又有什么不可呢?不算精细的牛腿雀替在檐影下黯淡,倒也觉着可爱,几簇殷红的许愿丝带悬在檐下,随风飘动,凭添了不少生气。左耳房顶长了好多野草,一如的枯黄,给灰色的瓦顶抹上一道亮色,野草把主殿上的山花半遮着,隐约间的精致。 主殿供奉着水母娘娘及其侍女,檐下悬着“风调雨顺”“保我赤子”“有求必应”的匾额,殿内两侧绘上彩画

《出入回宫图》,僵硬的笔触描绘一幅从未见过的场景,雷公电母众神伴着水母娘娘的车舆,鸣雷闪电施雨的前前后后,也算是一番热闹。 水母宫小得很,没有几进几进的架势让你觉得压抑卑微,反而就像松散的民宅,那里只是住着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有空的时候去看看她,和她拉拉家常里短,和她诉诉酸甜苦辣,临走的时候,她以老者的和蔼让你觉得她是个忠实的倾听者,她的豁达让你觉得世界的美好,仅此而已,她没有宝相如来的庄严,只是一个老奶奶,或许,这就是民间诸神和系统宗教的差别吧。 出了水母宫,朋友说去游廊看看,是座爬山廊,风很大,除了惊起一群不知名的鸟儿,了无趣意,匆匆下山。回到来时的那条路上,忍不住的童趣,爬上高坡,乐呵呵的冲过去一屁股坐在玉米秸秆堆上,只听得喀吱的折断声,刺眼的阳光射过来,很暖,静静地躺了好一阵。

张家口.昔日关帝庙 好奇,对老房子的偏爱,让我在中午时分又鬼使神差地去了大镜门那片破旧的街区。沿着明德北街一路上去,又转进昨夜那个小门楼,还是一片废墟,对着不远处的山峰,四角亭孤零零地伫立在崖边。昨晚寻找狮纹滴水的占有欲再次袭上心头,搜索,仍无果,放弃。小小的门楼里面其实是一片大废墟,以前的民居拆得差不多了,废墙角里,停着装满废砖的驴车。沿着半塌的砖墙往深处行走,几组四合院落,宽敞的广亮大门彰显着昔日的富足,转过小巷,紧闭的大门,流畅的卷棚顶露出精美的山花,屋顶后露出半个新月,伊斯兰的圣堂,在传统中韬光养晦。站到一旁的高地废墟上,企图拍下神秘院落里的景象,可是墙很高,不远处,是红砖砌成的天主教堂,祥和的空气。 回到明德北街上,继续找寻破旧中的古老,惦记着昨晚在山上俯瞰到的有流畅屋面的建筑组群,估摸着某个小巷是入口,却转进了死胡同,然而也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那悬山门楼竟座落在高出地面四五米的高台之上,狭长的石阶伸向前方,凌乱的门口堆着杂物,却遮不住剔地的砖雕,迫不及待地转出小院,退后寻找另一条小巷,冲过去,打弯。石阶生在狭窄的巷子里,在周遭局促的灰墙间显得格外仄长,那头小小的门楼也顿时凸显出雄踞一方的气势,这头石柱独立,镌刻着一行已经模糊的字,石阶两旁,是砖垒的实心栏。拾步而上,脚下的条石竟是坑坑洼洼,不知道曾经有多少人在这里上上下下。

又是一幅刻划在蓝色背景上的风俗画,风化的单檐悬山顶,垂花门罩上镂着双层图案,上为两段花草纹,下为三段草龙纹,木质在沧桑岁月里起翘,略微变形;三踩斗拱昭示着这组建筑的非同寻常,檐枋上旧日的彩画隐约可见,檐椽飞椽表面生起了细密的碎屑;抱鼓石倒是内敛得很,矮小的规格似乎怠慢了昔日的辉煌,门簪也未作修饰,素面朝天的样子。如果说木构往往会给我们留下韶华易逝的遗憾的话,那么砖石雕更能担起诉说历史的重任,高规格的木构形制在左侧充当八字影壁的牌楼前黯然失色,可惜在对称位置上的右侧牌楼已被封起,只露出半截美妙。牌楼通身砖砌,檐下砖雕密布,砖为飞椽,砖作方斗,券门发券上双龙戏珠,砖质垂花罩上草龙庆寿,卷草荷叶,漫着清新的气息。目睹这一切,有如发现新大陆,一阵狂喜,在这拥挤脏乱的老街区,竟秘密地藏着如此美妙的遗迹,抬头,还是澄澈的蓝天,把巧匠之作映得分外空灵。 四下无人,冒冒失失地闯了进去,却不知闯进了另一个奇妙的世界,正房前轩檐下,草龙纹依旧流畅的滑过,彩画颜料虽已褪去,依稀间还映出箍头枋心。山墙正面,如双层须弥,节节爬升,莲华仰覆间,花草盛放,盘曲柔卷,草龙啸天,雄狮吼地,回环直上搏风秀,精致之极间染上了几分堆叠的琐碎,然亦无伤,正当沉浸在精雕细镂中时,从房里走出一位四

十来岁的叔叔,急忙边说明来意边赞雕饰,问此第曾往时,答关公之庙邸,恍然大悟,彼时伦常忠孝化身关老爷的住所,难怪规制上高啊。 左张右望地兜了一圈,走到西厢房后,看到了昨日望见的三合土墩,没有了包砌却还是异常坚固,屋间的狭缝里,有点阴暗,左边是亲近的狮纹滴水,右边是高大的土墩,前面是柔美的山花,搏风上檐断了半截,远处,屋顶之上,是砖砌的敌台,苍凉,古旧,落寞,寻常的平静,却是异常的美。

转自:http://www.51zhangjiakou.cn/self-tour/1181729096.html18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