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鸡鸣山、鸡鸣驿游记(二)游记游记心灵独语 |
[游记]鸡鸣山、鸡鸣驿游记(二)游记游记心灵独语 |
2007-07-19 bokee.com |
二 我指着这处所在略显幼稚地发问,随行一位年长的坛友风云侃侃而谈,他说那是鸡鸣驿,是历史悠久的一座有名的驿站 。对于鸡鸣驿,虽早有耳闻,却从未看过。和我一样,此行的十几个朋友中,有好多也只是耳闻并未目睹过,于是大家在稍事歇息补充体力之后,提议再去鸡鸣驿参观…(在山顶感觉与鸡鸣驿近在咫尺,网友顺子说:给我一个风筝,我可以飞下去,我说如果给我一根钢缆,我可以直接滑下去,不知是谁说:如果给我一个梦,我会穿梭时空回到过去…… 来到鸡鸣驿,我们信步走在当年的古道上,心情是激动复杂的。这座饱经风霜洗礼的小城,几乎没有被修缮过,有些地方已破败残缺,但也正是这种纯自然的原貌,让我们再度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和城廓的悠久历史。 驿站四周已陆续有农家的砖瓦房林立相映其间,小小的驿城却显得格外醒目。 当我们走到鸡鸣驿西城门时,一位当地的文物解说员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热情地做了简短介绍:鸡鸣驿成为驿站始自元代,至今已有700年历史。从秦到元,鸡鸣山下虽没有正式的驿馆,但往来的商贾平民在此歇脚,早已成了一条不成文的惯例。从元朝开始,这里正式设置了“府邸店”,(是隶属于德兴府“涿鹿”的一个驿站。)这是鸡鸣驿的第一个前身,从此,为朝廷传递文书的信使们便不知疲倦地往来其间。也因此,鸡鸣驿开始热闹起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小小的驿站里,马号、店铺、商号日渐增多。到明朝年间,它已不单单是一个驿站了,而成为驿路上一个非常繁荣又非常独立的城廓,很自然,它成了北京通往西北的重要中转站。 登上西城城楼向东望去,笔直的街道纵贯东西,一眼就可以望见东城门,目测东西门的距离不过五百米左右。在这小小的城廓里一排排民居密密遍布其中,有些旧居还体现着当年的建筑风格,是拱形的屋顶,还有那圆润的飞檐,在新旧民居建筑中,这种造型的房子非常打眼,经历几百年,依然骄傲地耸立其间,象一位位老人以温和平静的心态审视着新的世界…… 邻近西城门最近的是一座城隍庙,庙的四壁保护完好,只是院落的墙壁已破败不堪,但还依旧能看到原来画在墙壁上的壁画,那人物画得栩栩如生。我们走在这砖石杂乱的院落里,记忆仿佛追溯到很远很远…… 沿着街道向东走,不久来到了财神庙,吸引我们的是财神庙门楼,楼角精细地雕刻着两条小龙,那砖不过半尺见方,却是极精致的漏雕技法。正当我和顺子为这小龙惊叹时,又有一村民热情来接待我们,(原来此小城的景点已分别派有专门的村民维护看守)在经过他允许之后,我们推门而进,小小的院落,却还整齐干净。只有西面墙壁上还保留着一幅“财神送宝图”。听这位热情的村民介绍说:早先的时候,四面墙都有壁画,只是有些被人为破坏掉了。就是这幅“财神送宝图”在文革期间,为了保护它,曾把整面墙用白灰糊起来,然后上面再打上洋灰,涂上黑色,当作黑板,一来使用,二来保护。我们细细打量这幅画,上面人物众多,有各路神仙、还有各国进贡宝物的使者…整幅画透着祥和与美感,那朵朵祥云,袅袅瑞气中有星星点点的金光闪烁,原来这图上好多处镶以黄金。你瞧那祥龙口吐万千宝物倾泻而下俱收在一樽“聚宝盆”中。 村民说:常有女士在此间以手捧“聚宝盆”状和壁画合影留念,我们问:为什么只能是女士这样子呢?村民笑答:因为女人是家中的聚宝盆嘛。我们大家听完都哈哈大笑起来,想想,也不无道理,家和万事兴,女主内,男主外,女人做好内务部财政大臣,男人才能无后顾之忧在外奔波。所谓,不能安内何以御外?(听到这里,我们几位女士争着在这幅画前留影。所以男人们赚了钱都要交给女人哟!哈哈) 漫步走在街道上,走走停停,发现有拍外景的汽车停留其间,这小小的驿站,早已是影视剧中著名的外景地了。走近东城门,沿跑马道而上,那青砖保存完好,东门较之西门要巍峨壮观的多。虽城角略有破损,依然保持原貌,在城墙垛口,我们扬臂挥舞,心中涌起诸多感慨,几百年前,站在此垛口的却是手持利器的守城军士,他们不知已几世轮回,只有这城楼还在讲述着那过去的古老故事…… 现今,鸡鸣驿城内仍有100多户人家在此居住。他们已习惯住在古香古色的城中,每天都从古城的城门进出,为了更好的保护寺庙不被遭到破坏,都有城内的居民专门看管,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家会对这座古城进行修复,以便让更多的人来目睹这座对世界邮驿文化史来说都是罕见的奇迹。 时间过得好快,在依依不舍中,我们告别了百年古道,踏上回程,大家默默无语,似乎在沉思,似乎在审视…… 早在二个月前,罗克先生就发贴计划了这次春游鸡鸣山的活动,跟贴报名参加活动的人数不少,都是热衷于户外野游的网友,由于工作种种原因,有些报名的坛友没能参加这次活动,他们心存遗憾感慨身不由己,不过来日方长,希望下次的郊游活动能有更多热心的坛友参加。(全文完) |
转自:http://xldy.bokee.com/viewdiary.11562987.html38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