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进鸡鸣驿-文化月刊3月号郭刚游记散文 |
[游记]走进鸡鸣驿-文化月刊3月号郭刚游记散文 |
2007-07-19 hexun.com |
发表者: 马力行 六、宣化至鸡鸣驿 由于事先对宣化缺乏了解,停留的时间又少。所以很难对这样一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做一个系统的描述,留待以后吧。 不过,正如前面钓鱼钩和梦游者提供的参考文献所反映的,了解宣化并不能止于宣化,也要同时了解宣化周围的山川形势,如其与北京、大同、内蒙等地的关系,以及其与其周围辅助卫所如万全、左卫、怀安等的关系。呵呵,好象作为一个业余玩玩的人,上面的任务有犬司晨、鸡守夜之嫌。 离开宣化之后我们继续寻找上公路的入口,中间还路过一个正在兴建的庙宇,大雄宝殿,顺手给它来一张吧。 然后在破碎的路面上缓慢骑行,终于找到了公路的入口。我们也够迟钝的,糊里糊涂地骑了进去。路过的车辆有副驾驶的都探头出来向我们张望,呵呵,我们还自我感觉不错,如果我们这时知道他们是因为我们敢于把自行车骑进高速路而看我们新鲜的话,就未必还有那样好的自我感觉了。 然后就是上坡下坡,坡度都很缓,速度上坡时大概在8~10km/h,下坡时大概在15~20km/h,我老老实实地慢慢悠悠地跟在ld后面,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不过回京后,去取照片时,ld骑得飞快(市区17km/h),我就很奇怪,ld解释说是在京张高速上练出来的,呵呵,她在高速上哪里是骑的快啊!只不过是下坡溜车时没捏闸而已。 不过总的来说,这次出来,还是达到了锻炼队伍培养新人的目的。 然后就看到路边的路牌了,下花园17km, 然后接着骑了不少时间,又一个路牌,下花园18km, tnnd,路牌肯定是错了,这个判断我们很快就做出了,不过骑到下花园的决心也被这没谱的路牌瓦解掉了,然后就感觉路过的汽车实在太快了,胆怯了。 不行,得找地方出去,又骑了一会,找到一个十字交口,虽然没有正经出口,不过强行从栏杆钻出去也没啥问题,于是终于逃离了京张高速公路。 在高速路上骑行,虽然很危险,但是由于经常处于高位,所以颇可以看看四周的山川形势。 离开京张高速,又要去找110国道,这个也是颇费了一些力气,遇到人就问(因为路上的人很少,这样的大风天,一般老百姓更愿意呆在家里)。我们也早早地带上了事先准备的口罩。 不过找110国道的路上还是有一些可看的,比如这个仍在使用的蒸汽火车头,现在一般恐怕很难看到了。 最后终于找到了110国道。从这张地图可以看到,110国道和京张高速之间还是略有距离的。 不过,国道可比高速路脏多了,本来风就大,拉煤的车一辆接一辆,暴土扬尘,检查我们的口罩,呼吸之处已经开始变黑了,算了,不骑了,改坐中巴吧。 然后就找到了路过的中巴,去鸡鸣驿,中巴司机要20块钱,我们没有票价的概念,所以没有还价,这是第二次挨宰,因为后来从鸡鸣驿去怀来,类似的路程,只要了10块钱,这里建议以后大家乘长途车的时候,要还价。后来从怀来回北京的时候就还了价,售票员要100元,还到了80元(正常一个人26元从怀来回北京)。 大概在5月2日下午3点多一点,我们终于到了此行的最后一个景点,鸡鸣驿。 补充资料 1、李凤姐 凤临阁的缘起来自明正德皇帝游龙戏凤的故事,这段凤流韵事,至今是人们街谈巷语的题材,在大同可以说妇孺皆知,原西街一个颇有名气的饭店便以凤临阁命名。 至居庸关,风雷交作。凤姐睹关口所凿四大天王,怒目生动,眩晕坠马。 帝在宣化,有女子李凤姐者,年十四五,有殊姿。其父设酒肆,以凤姐当垆。 2、回答网友 cgz0213:世界真小,没想到有人能够把俺没说出来的金健补上。我们当时主要冲着粗粮细作去的。奎蕾我吃过,不过未必正宗,那个东西感觉有点碎,不小心会呛着。我学的第一句大同话就是:凑奏,块蕾,棉吧锅。不过据领导说,金健的莜面有点太细了,没有莜面味道。2005-05-14 3、参考资料 把钓鱼钩和梦游者提供的几篇参考资料列出来: 宣化、左卫、万全、怀安城这几座城都是明代的卫城,宣化的级别最高,是明代九边之一的宣府镇治之所在,也是万全都司的治所,左卫即明万全左卫,万全即明万全右卫,怀安城即明之怀安卫。从地理分布上看,东、西、南洋河在柴沟堡附近汇合成大洋河,继续东流过万全左卫后,洪塘河、大清河相继汇入后,转而东南流。万全左卫便位于洋河即将东南流处,地处洋河南岸,万全右卫位于左卫之北,洋河北侧,有城西河从其西边南流入洋河,怀安卫则地处洪塘河上游南岸,而宣化则处于洋河诸水会合东南流所形成的宽谷里。由于所处的区位不同,它们各自所控扼的范围也不同。在明代,万全是这四卫当中离前线最近的,它设在洋河河谷的北端,紧邻高原南缘,是游牧民族下高原入河谷所必经的第一站,去边三十里,敌每由此入犯,可谓首当其冲。与万全相比,左卫处在洋河河谷的腹地当中,不仅北有右卫与洋河作为缓冲,而且微观地理环境也更加优越,因而在经济发展上有更大的优势,从这一方面讲,它应当是作为万全右卫的后援与补给而设。怀安卫与万全右卫、左卫处于一条南北向的直线上,它位于最南端的洪塘河畔,它所控制的是洪塘河谷,洪塘河谷与洋河河谷有山相阻,这更增加了怀安卫的安全系数。从位置上看,怀安卫的职能应与左卫相似。宣化处于三卫的东方,水系和陆路都可汇总纽结于此,从宏观地理上看,其它三卫所控扼的范围都在它的辖制之内,它可以有效地协调和总制三卫,明朝将万全都司、宣府镇皆治于此,是极有见地的。史载宣化城洪武二十七年展筑,方二十四里有奇;万全右卫永乐二年改筑为卫城,周六里有奇;万全左卫明初置卫筑城,正统九年增筑,城周九里有奇,议者以城大难守,嘉靖四十二年截三分之一,今城周六里有奇;怀安卫明初置卫筑城,隆庆三年增筑,周九里有奇。其规模的不同应该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它们的层级与职能的不同来。 《2004年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张家口地区考察记》钟铁军、覃影执笔 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在此设宣府左、右前三卫,为京师防卫要地。于次年,被封于此的谷王下令在土城垣原址上展筑新城。方二十四里,门七、并筑关城。后靖难之变时,谷王遗城还京师,堵塞三门。 据以上资料推测,宣化南北轴线东偏是否为展拓的结果,原城也是方九里,即在图中城内西北灰色地带。后来谷王应以此为宫城,向东南方向扩大成方二十四里有奇。手头没有资料,从网上搜了些,瞎说啊,石兄。 引用: 梦游者提供的参考资料也GOOGLE了一把,供砼兄、钓鱼兄指正。 http://www.xhshidai.com.cn/luyou.htm 宣化位于北纬41度,东经115度, 东临首都 北京180公里,西连张家口市28公里,全区总面积264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有半城葡萄半城钢之美誉,工业基础雄厚. 商贸经济繁荣活跃,古有陆路商埠之称。是冀西北重要的物资商品集散地。宣化是河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秦为上谷郡,唐为武州, 清朝改为宣化府,解放后为宣化市,1963年改为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是历史文化名城,明代的雄伟建筑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以及砖雕五龙壁、旧城垣、立化寺塔、辽墓壁画等文化遗产是全国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极其珍贵的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 周初,宣化及其邻近地区,还是北方游牧部族放牧地带,战国时由东胡占据。燕国用大将秦开计,击破东胡,拓 地1000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等郡。宣化区地属上谷郡。秦,仍置上谷郡。宣化区辖境属上谷郡沮阳县。西汉基本沿用郡县制,但又分全国为13刺史部,设刺史监察郡县。宣化地方属幽州刺史部上谷郡下落县。《宣化县新志》载:汉武帝时,幽州部设有?瞀县,即今宣化北境;有下落县,即今宣化地,城在今城东。东汉时,宣化区辖境仍属下落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析上谷郡西部置广宁郡,属幽州,辖下洛、潘、涿鹿三县。宣化区辖境属幽州广宁郡下洛县。下洛即两汉时的下落。《晋书.地理志》称,广宁故属上谷,太康中置郡都尉,统三县,下洛、潘、涿鹿。《宣化县新志》对此作注:潘、涿鹿,今保安州也。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合上谷、广宁为东燕州,置广宁郡广宁县,并将下洛并入广宁。《水经注》指出,下洛为魏燕州广宁县,是广宁郡治。据此,则宣化区辖境在北魏时属东燕州广宁郡广宁县。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550),改东燕州为北燕州,领长宁、永丰二郡。宣化区辖境属北燕州永丰郡怀戎县。郡、县均治今怀来城。隋大业三年(607),废北燕州,改置涿郡,辖今赤城、涿鹿,直至北京、天津的广大地区。宣化区辖境仍属改隶涿郡的怀戎县。唐初复置北燕州,后改为妫州,属河北道。僖宗光启至昭宗龙纪年间(885---889),析其西部置武州、文德县,属河东道。宣化区为当时州、县治所。五代时,石敬瑭割让幽(今北京)、云(今大同)等16州给契丹,其中就包括武州。契丹改武州为归化州,仍辖文德县,属西京道。宣化区仍为归化州和文德县治所。辽大定七年(1167),改归化州为宣化州;大定八年,又改为宣德州,仍领文德县;大定九年,复改文德县为宣德县,州县均属西京路。宣化区为宣德州、县治所。元初,改宣德州为宣宁府,后又改为宣德府,至元三年(1337),因地震复改为顺宁府。府辖三县:宣德、宣平、顺圣,属中书省上都路。宣化区为顺宁府和宣德县治所。 明代,宣化是边防重镇,不设地方政府。宣化区既是当时宣府左卫、右卫、前卫的治所,又是镇守总兵官的驻地,称宣府镇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废宣府卫所,改置宣化府,宣化县。宣化区为宣化府、县治所。1913年(民国2年),废宣化府,存宣化县,属直隶省口北道。宣化区为宣化县治所。1929年(民国18年),废道,宣化县直属察哈尔省。日伪盘据时期,宣化县初属伪察南自治区;1939年,日伪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设察南政厅领辖宣化县;1943年复改置伪宣化省,宣化县为伪宣化省省会。此段时期宣化区仍为宣化县治所。1945年9月,宣化首次解放。1946年1月,市、县分设,置宣化县城区及近效为宣化市,并为察哈尔省省会。当年10月,国民党政府占领宣化,仍单置宣化县。1948年12月,宣化二次解放,仍市、县分置。宣化市辖现宣化区及庞家堡和下花园,属察哈尔省。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宣化市曾改为察南专属宣化镇。1950年2月仍恢复市建制,并于1952年底改隶河北省。1955年11月,撤销宣化市,置宣化城区为宣化镇,属张家口市。1958年11月,宣化县、镇合并。1959年6月,改合并后的宣化镇为宣化区,仍属张家口市。1960年7月,撤宣化区,改置宣化市,属张家口地区,由张家口市代管。1961年6月,恢复宣化县建制,仍市、县分设。1963年3月,复改宣化市为宣化区,属张家口市。 http://www.pku.edu.cn/academic/zggds/005/005/001.htm 宣化城位于张家口市南的宣化区,始建于唐僖宗年间,元时已有宣德府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展筑,此后有不同程度的修缮,现存主要为明城的布局。由于时间原因,未能详细考察宣化全部城墙情况,但仅就所见部分而言,保存得还是很完整,从城墙的高大巍峨以及城砖的巨硕来看,足见当日宣化城修建的规格之高。宣化城内有两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清远楼(钟楼)和镇朔楼(鼓楼),北南相峙,前者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后者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辉映着宣化城悠久的历史。清远楼的砖砌高台下是十字拱形洞,与张家口堡子里街心的楼体相似,也与宣化城四门通衢。考察发现,清远楼门洞内,大青石板铺砌的地面已压上了深深的车辙印,现在文管部门已将该门洞封锁,不允许车辆通行,以减轻对地面的承载压力。 另外还有个万全,钓鱼兄已经提到,看来也很有意思。 http://www.pku.edu.cn/academic/zggds/005/005/001.htm 万全城墙保存得取为完整,不仅四面无缺,而且包砖也完好无损,其北门的瓮城虽然出于交通的考虑已拆去部分,但其门洞犹存,可以看出当日之形制。明以后万全右卫改为万全县,但县城今已迁至洋河北岸的孔家庄,万全城内的格局也因此得到某种程度的保存。综合这些情况,万全完全称得上是反映明代北方卫所规制的活化石,当地政府现在也正在申请将万全设为联合国文化遗产。 4、对网友的回答 cgz0213:多谢指教,"耸峙严疆",我们俩当时可是猜了有一会,看来这个清远楼果真与众不同,按梦游哥的说法,有南方特色。也许是明初从南方带来的工匠设计的。你说的那个盖东来顺的饭庄这回是没口福了。 cossack兄,呵呵,你那两个哥们可不简单,兄弟一直想针对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整点东西,这回从长途车里面都看到土木的夯土墙了,结果没能去,实在遗憾,好在离北京不远,早晚得把这课补上。宣化虽然也算古城,可是市区里面的现代化味道实在太重了,平遥对建筑群的保护要好许多。 baixu,一啸两位兄台:你们也别羡慕我,你们可以试试以10~17km/h跟骑不少于5km,就知道我是啥滋味了。不过能与俺到那个穷山恶水、暴土扬尘的地方去,还是要坚决拥护一下的。 多谢猫编,这下这周的任务又增加了,对了,一般太阳镜什么样子的比较好,不知猫编是否在行。 兔爷:山地车出不来速度,这是山地车的特性,山地车不是用来出速度的,首先轮胎摩阻大,然后齿盘小(普遍在44左右),飞轮又不大(一般在14),速比3左右,然后轮子又不很大(24),所以速度普遍不行。 以pnp1哥的16寸车为例,齿盘52,飞轮11,速比接近5,骑到28应该没问题。我的612改,也是这样,齿盘52,飞轮13,速比4,再加上1.4的内加速,速比达到5.6,所以基本上平均速度也可以达到20~25km/h。pnp1哥体重轻,这个比较占便宜 但是和公路车比起来,折叠车的速度就差了许多,上次在闵庄路跟一个骑公路的mm,那个mm的踏频很低,但是从我的码表看,她的速度在30~35之间,跟一会没问题,时间长了就受不了了。 2005-05-11 |
转自:http://malixing.blog.hexun.com/2450081_d.html6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