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转老弟johnxu塞罕坝游记一篇 |
[游记]转老弟johnxu塞罕坝游记一篇 |
2007-07-21 live.com |
转老弟johnxu塞罕坝游记一篇 美丽的风景、糟糕的食宿、寒冷的天气、热心的导游 国庆木兰围场坝上三日游流水帐 去年国庆和今年夏天都曾计划木兰围场坝上游,由于种种原因都未成行。今年国庆本想自己独自玩一趟,可是偏偏有几个人想一同去,于是我们决定乘坐北京铁路国际旅行社木兰围场草原国庆旅游专列去坝上。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参团旅游。 旅行社的报价是: 十月一日晚上23:42北京站开往隆化的Y681旅游专列准时开车。列车挂的是那种老式的绿色车厢,显得陈旧落武,四人包厢比较狭窄,车厢内空气污浊,洗漱间没水,床头灯不亮,车开起来咣咣当当噪音很大,让人觉得好象就要撒架,一切都体现着所谓“黄金周”的旅游特点—凑合。 一会儿,旅行社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第14团的胸卡。估计这趟专列拉了600人左右,地接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接待能力,因此,北铁国旅把游客编为几十个团分配给当地旅行社。虽然收费标准一样,但是,当地的食宿条件相差很大,一切就看你的运气了。第14团,不是个吉利的数。 一上火车,A6和王老师就开始喝酒,诗人离不开酒。游客们去木兰围场有的是去赏景,有的是去摄影,象王老师这样专程去作诗的恐怕不多。二号早晨天刚蒙蒙亮,我从车窗向外望去,远处黑色的山影连成一片,山后面的天空呈现出淡淡的蓝色,漂亮极了。这时,王老师从车厢的意见簿上撕下一张纸,作了此行第一首词,也是此行外10首之序。 木兰秋狝围场 北塞外,古道边,看木兰秋狝。铁马金戈唯凭栏,转眼已如烟。 乾隆去,帝师还,少主继江山。花开花落总自然,问天是何年? 除了诗人,我们谁都不认识“狝”字,B1把它念成“尔”。我不认识,没敢念,没在众人面前露怯。 05:52 分火车到隆化站。站前广场20多辆旅游车已经集合待命。我们14团的导游是一位承德旅游职业学院旅游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张素辉小姐。就是这位年轻的“张导”,后来以其热心的服务,安抚了第14团的“造反、叛乱”,挽救了北铁国旅。 换乘汽车后,我们沿着当年皇帝打猎行走路线赴坝上草原。现在这条路叫承围公路,约200多公里,路况很好。公路的旁边就是伊逊河,水流不大,但很清澈。远处是沉降与隆起共同形成的丘陵,呈典型的三角形,是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貌特征。途中经过一个很大的庙宫水库,车一路北行,过围场县城后不远来到“伊逊源饭店”吃早餐。饭店的巨大灯箱广告上写着“县政府办,县纪检委帮扶”,逗我们大笑。真是山高皇帝远,政府机关不得经商的规定在这里没有约束。 坐在宽敞的餐厅里,对面窗外就是一幅层林尽染的美景,可谓“秀色可餐”。吃过早餐继续乘车前行,进入“十里画廊”。我们14团里有一家八口人,最小的是一个才五个月的女婴,最大的是她的外公,约70多岁。还由一对夫妻?情侣?王老师车内当即赋诗: 塞罕坝十里画廊 少无忧,老无愁,蓝天白云悠。人间美景不胜收,塬上秋风流。 塞罕坝,重彩油,应谢天地酬。十里画廊无画轴,携侣木兰游。 导游小姐极为欣赏王老师的大作,索取了手稿,并要王老师签名。“塞罕坝,重彩油,十里画廊无画轴”可以作为经典写进她的导游词。 一边欣赏沿途美景,一边谈笑,很快就来到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山门。门票50元,已经包含在报价中。从山门往上有几公里的沙石路很难走,好几个急转弯。为了让司机小心驾驶和雨天防滑,这几公里路没有铺栢油,如果自驾车一定小心,过了这段就没有险路了。 爬到坝顶是万亩林海,林浪似涛,浩瀚无际,美丽壮观。可惜没有停车观赏,如果有时间,面对这一片林海,呆呆地看上一天也不愿意离开。翻过一岭,转过一坡,到处是黄绿交织的林海,风景美不胜收。 接下来就是一片白桦林。10月坝上已经是初冬,树叶已经凋零,但仍有一种凄凉沧桑之美。后来我们发现塞罕坝深处丘陵上到处是这种白桦林。 车继续前行来到界河,过了界河就到了内蒙古克什克腾大草原。界河这里有河北第二大河流滦河的源头。我们曾经去过滦河在乐亭的入海口,这次有来到它的发源地。一个蒙古悍妇挡在一辆旅游车前面跟车里的人争吵,原来车里的一个游客用她的厕所没有交费(一元)。游客以“没有事先告知”为理由拒绝交费,蒙古悍妇的回答则让一切文明人汗颜,“事先告诉你收费,难道你还能把尿憋回去?!”古朴的民风已经无存。 快中午的时候来到北铁国旅为我们安排入住的“冰馆”—蒙古风情度假村,也叫摄影之家。条件之简陋使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这里就是北铁国旅这样大牌的旅行社安排的住房。几排小木屋,几个蒙古包,所谓的“公共卫生间”就是农村的室外半露天的土厕所,一片狼籍、一片混乱。整个度假村就两个服务员,要接待一百人在这里住宿、吃饭! 不少游客向北铁国旅的随行人员抗议,那家伙刚才还跟A6借烟抽,说他的烟被防火检查人员没收了。我们也准备“造反”,条件太差了!那么多游客等着吃饭,老板(黝黑脸庞,象个农妇)忽然想起来还没有买馒头,连忙催服务员去买。一会儿,服务员扛着一编织袋馒头回来了。 要等服务员上菜,恐怕下午两点也吃不上饭。这时候,各团的导游之间展开了“争夺战”,纷纷到厨房为自己的客人端菜。我们的“张导”动作迅速,很快就把菜上齐了,旁边桌的游客羡慕不已。饭菜的水平就别提了,在那里,游客的要求降到了最低,只要是热的就行。炖土豆、熬白菜都被风卷残云,一抢而空,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熟肉无人问津。 北铁国旅这种只顾赚钱,不管服务质量的做法严重损坏了它的声誉,他们的做法在本质上与收费厕所的蒙古悍妇没有什么区别。 匆匆填饱肚子,又乘车二过界河,参观乌兰布统古战场和红山军马场。这里丘陵曼甸连绵起伏,森林草原交错相连。尤其是浩瀚的林海与大面积天然草原浑然一体,优美壮观。这里的蓝天、白云、清风、溪流、高山、旷野别具风格,让人赞叹不止。 这里骑马很贵,50元一小时,但是有保险。建议骑术好的朋友不要在这里骑马,到小红山便宜很多,但是没有保险。 红山军马场 打马乌兰故事多,白桦布统立沙坡。 动歌草原成绝唱,拈来干枝闻传说。 克什克腾旗西南端的乌兰布统,汉语的意思为红色的坛形山,康熙曾在此平定葛尔丹叛乱,著名的乌兰布统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参观了康熙舅舅佟国刚墓,又到了欧洲风情区,主要还是美丽的白桦林,我们路过熬包,返回小红山风景区。王老师又赋诗三首。 乌兰布统 曾经滦水截尾过,秋寻其源上界河。 连营号角吹夜梦,乌兰布统镇北国。 欧洲风情 未闻牧歌声, 但见欧陆情。 荷兰相去远, 奈何缘此生? 古风塞罕坝 枯草衰衰,秋风猎猎。远上如黛,滦水南泻。 暮日迟迟,炊烟袅袅。待月东升,照我院小。 “炊烟袅袅”,晚饭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度家村的饭肯定不敢吃了,(就是想吃也不一定吃得上)。司机建议我们到号称“小香港”的机械林场场部吃晚餐。我们全团通过表决,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到“小香港”吃晚餐,但是,每人要另付司机5块钱的汽油钱。司机把我们拉到“小香港”,这里有很多餐馆、商店和酒店、旅馆。我们找了一家生着火的饭馆吃了晚餐。看菜谱,价格跟蒙古度假村差不多,但是,吃得还是很舒服。 去小香港的路上,看到了草原落日的美景,夕阳西斜,远山一片金黄。王老师在餐馆赋诗。 克什克腾草原 落日林生辉,沙草半丘堆。 前朝康乾勇,木兰入秋围。 吃过晚饭,天色已暗,天气非常冷,温度肯定已经降到零度以下,因为下午在小红山我看到小河里的水结了冰。我回到度假村,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步行到界河欣赏草原夜色。这里我看到了终生难忘的、最美丽、最壮观、最奇特、最震撼、最梦幻、最迷人、最。。。。的(无法形容)的星空。周围没有任何灯光,四周一片漆黑,广袤浩瀚的夜空是一个大大的黑色穹窿,满天繁星格外明亮,象无数宝石缀满天空。北斗七星非常低,银河横贯夜空,牛郎、织女隔河相望。暗红色的火星升起在东方,还有一颗流星滑过夜空。。。。。这样的夜空美景照相机、录像机都无法记录,只有在草原亲身体验。大家都认为,这是坝上之行最精彩的内容。有王老师的两首诗为证: 滦河源头,夜观繁星 (一) 推窗观河汉, 东北向西南。 敞履界河头, 方知星灿烂。 (二) 北斗倚荒坡, 星光辨界河。 举头无明月, 天街卧嫦娥。 草原初冬的夜真是太冷了。有人提议我们今晚“混帐”。(“混帐”是驴友野外露营的术语,就是男女混用一顶帐篷,一般情况下,这是不允许的,但是在恶劣条件下,这是必须的。)我有L睡的习惯,坚决不与他们混帐。剩下他们三男两女把三张床拼在一起,挤着睡了一晚。那一夜真是很冷,我钻进睡袋,还盖了两床被子。 张导那天夜里把被子给了游客,自己穿着羽绒服,盖一床被子坚持了一宿。听到她的事迹,我们都很佩服,这种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让我们14团放弃了回京后投诉北铁国旅的想法。是张导挽救了北铁国旅。 我的房间朝着红山,不到六点钟我就醒了,我拉开窗帘,躺在被窝里欣赏着远处的红山美景,妙不可言。A6W敲我的门,让我同去看日出。走出房门,看见已经有几个人或披着被子、或裹着毛毯守在架起的相机旁等待太阳升起。有一辆从西安开来的车,走了20多小时,来拍日出。草原日出很壮观,太阳刚刚升起来的几分钟,远处的红山顶被照得通红,美极了,不过几分钟,山头的红色就消失,红山不知道是不是由此得名。可惜王老师睡懒觉,错过了为红山作诗的机会。 早饭后去月亮湖。月亮湖是一个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湖,湖面多4000平方米,水深达6米。是一处集森林,草原湖泊为一体的自然景色。据说在高空俯看这个湖形如月牙,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绿色的草原上,十分漂亮。我看过丰宁的闪电湖,基本大同小异,他们第一次看到高原湖的还是赞叹不已。王老师当然赋诗。 月亮湖 高原秀水出平湖,北行喜作坝上游。 射猎皇苑不得鹿,问鼎诗坛一赋求。 结束了月亮湖的游览,我们下坝返回隆化,进山的一些路段堵车,不少京津的车正在上山。路上在县政府伊逊源吃了午饭。在隆化参观了董存瑞烈士陵园。陵园位于隆化县城西北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园中拥的董存瑞烈士塑像,英雄身着军装,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再现了董存瑞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6:45 分乘Y682次旅游专列返京, 22:22 分抵北京站。 |
转自:http://wyw1949.spaces.live.com/Blog/cns!A5C2AF83E733E36B!120.entry4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