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避暑山庄-我的六个愿望-山庄游记-旅游体会-山庄服务

[游记]游避暑山庄-我的六个愿望-山庄游记-旅游体会-山庄服务

2007-07-16    gov.cn

承德最有名的是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如果单看旅游介绍,会怀疑承德是不是一个古代的锦绣中华,因为那里的很多建筑,都是对另一些建筑的模拟。避暑山庄中有仿造的江南名胜;外八庙则是对西藏,回疆等外域文化的缩小复制。
真正走进避暑山庄的时候,根本想不起任何模拟的感觉,也来不及细看,因为很快就被形形色色的地名所迷惑了。这座山庄于康熙年间开始建造,到乾隆时期最后完成,康熙在园中题了36景,乾隆也题了36景,共同构成避暑山庄72景。
买一张地图,按图索骥地在园中走了一圈,对72景到底是什么依然不太明白。其实,所谓72景,很多已经不复存在或徒有虚名。按照行程计划,在避暑山庄的时间只有大半天,与其被72个名称弄得晕头转向,不如只找几个有特色的地方,好好体会一番。
整个山庄分为两部分,前面是宫殿区,或叫办公区,用来处理朝政。那里有一座“澹泊敬诚殿”,全部用楠木建成,又叫楠木殿。据书上说,每当阴雨之际,殿内的楠木便会清香扑鼻。单凭这一点,就很想去看看。大殿共583平米,不施任何油彩,完全保持木头的本色,用以体现“澹泊明志”的朴素。大殿当中有一块紫檀地坪,皇帝的宝座就放在上面。
办公区中还有一个“无暑清凉”,是不是听起来就觉得凉快?无暑清凉“广厦洞壁,不设屏蔽”,再加上四面是水,所以凉爽无比。康熙在题诗“无暑清凉”的时候,说道:畏景先愁永昼长,晚年好静亦彷徨。三庚退暑清风至,九夏迎凉称物芳。意惜始终宵旰志,踟蹰自问济时方。谷神不守还崇政,暂养回心山水庄。在我这个外行看来,这首诗题在这里,是不是有些太正统了,不如他题给别处的那些“夏木荫荫盖溽暑”“独有清凉免脱衫”之类的句子,好像更加合情合景。
避暑山庄的另一部分叫做苑景区,或说休闲区。这里很多建筑都是仿江南名胜,比如“芝径云堤”仿西湖苏堤,“烟雨楼”仿嘉兴烟雨楼,“沧浪屿”仿苏州沧浪亭,“金山”仿镇江金山江天寺,“文津阁”仿宁波天一阁,等等.
最有名的是烟雨楼。两层楼阁,建在青莲岛上,楼后临湖,有石栏望柱。楼东“青杨书屋”,为皇帝的书房;南面是个方亭子;西面“对山斋”是皇帝的书斋;北面还有个八角亭叫“小友佳住”。想象一下,在书房里写写字,到书斋里翻翻书,累了去烟雨楼上看风景,还可以到亭子里坐一坐。这样清闲舒服的所在,除了皇帝,还有谁能够安然享受?
据说烟雨楼最美的时候是下雨天,在楼上听雨,看动荡的湖面云烟笼罩,将整个楼阁渐渐包围起来。不过,我在避暑山庄的那天是个响晴白日。黄昏时分,湖水静得让人心旷神怡,烟雨楼的红墙黄瓦异常艳丽。这种北方阳光下明晃晃的美丽,与烟雨蒙蒙的南国情调,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情。
离烟雨楼不远是金山。书上将金山所在的地方,形容为青石叠砌的小岛,上面有一座三层六角形的尖顶阁楼,嘉庆皇帝说它是“耸翠螺,建巍峨”。这其实是山庄里最显眼的建筑,不但因为它的地势极高,而且这种“翠螺”形状,在北方的园林中不太常见。记得当时隔岸看金山的时候,一只摆渡船从楼前悠悠划过,夕阳下金波荡漾,船上红色的座椅与顶蓬,一时间如诗如画。
金山的湖岸有码头,据说当年皇帝到金山来,一般都乘龙舟,登岸到山上祭祀真武大帝和玉皇大帝,然后下山沿湖北行。
山庄的休闲区中还有一个岛,叫做“江声月色”,取自苏东坡的《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现在想想,也许那天应该在山庄中呆到晚一点,至少应该看看月夜的小岛,是否真有一点苏东坡笔下的意境,哪怕只是一种很人工的造境,至少将意境化作现实的努力,也是应该看一看的。
其实,遗憾的事情何止这一件呢。如果真能在承德住一段时间,一定会找个阴天去楠木殿,看看楠木的香气怎样四处弥漫。
或者找个下雨天,登烟雨楼。
或者在烈日当头的正午,去“无暑清凉”。
黄昏的时候,荡舟从金山楼前经过,喝茶,不知道会不会有点莫名的感动。
月夜,在“江声月色”小岛,等着月光流水。
还有一个愿望,便是初夏的傍晚,在避暑山庄的小道上随便散步,不必刻意地看什么,到处走走而已。
最后的这个愿望,其实这次已经做到。从避暑山庄回来,即使心中还有那五个未能实现的念头,但也觉得算是不虚此行了。

转自:http://www.shanzhuang.gov.cn/bsshanzhuang/ReadNews.asp?NewsID=20829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