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自助游攻略 |
[游记]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自助游攻略 |
2007-07-16 fqhua.com |
最早知道承德有个避暑山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观看影片《垂帘听政》。1994年,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去这规模浩大的皇家林苑游览一番,就成为我们旅游的计划之一。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如果单纯看旅游景点的介绍,你会怀疑承德是不是一个古代的锦绣中华,因为那里有很多古建筑,都是模拟另一些著名建筑而建造的。避暑山庄中有仿造的江南名胜;外八庙则是对西藏、回疆等少数民族外域文化的缩小复制。 但当我真正走进承德,亲眼目睹了避暑山庄的那一刻,却根本没有任何模拟的感觉,因为我很快就被形形色色的地名所迷惑住了,根本来不及细细察看,就已融入到这朴素淡雅的自然山水之中去了。这避暑山庄原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之地,被称为夏季行宫,它始建于1703年康熙时代,经雍正年间至乾隆时期大功告成,共耗时九十多年。康熙帝先在园中题了三十六景,之后乾隆帝也题了三十六景,三代帝王共同构建成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如今避暑山庄的门票是电子门票,没有了浏览路线,就另购买了一张导游图。我们按图索骥地在园中走了一圈,由于没有导游的解说,竟然被七十二景弄得晕头转向。后来才得知,其实所谓的七十二景,许多都已是徒有虚名,因为它早就不复存在了。但是山庄内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百余处建筑十分引人注目,山中有园,园中有山,景色迷人,让游人乐不思蜀。 整个山庄分为两部分,前面是宫殿区,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帝后居住的地方。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有九进院落,分为“前朝”和“后寝”。悬挂有“澹泊敬诚”匾额的是主殿,它全部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又叫作楠木殿。据说每当阴雨之际,殿内的楠木便会清香扑鼻,可今天是个大晴天,我使劲嗅也没用,真扫兴!这楠木大殿内完全保持着木头的原色原味,没有施加任何油彩,用“澹泊明志”来体现它的朴素美,实在是最妥贴不过了。 宫殿区的烟波致爽殿是寝宫,在这座五开间平房内,置放着金银珠玉、玛瑙翡翠、字画古玩等各种各样的器物,琳琅满目,穷极奢华。然而就在1860年,英法联军大举进攻北京之际,清帝咸丰却逃来避暑山庄避难,《中俄北京条约》等卖国条约就是在这里被定下的。宫殿区还有个地方叫“无暑清凉”,让人一听就感觉凉爽。康熙曾经题诗: 畏景先愁永昼长,晚年好静亦彷徨。三庚退暑清风至,九夏迎凉称物芳。 意惜始终宵旰志,踟蹰自问济时方。谷神不守还崇政,暂养回心山水庄。 避暑山庄的另一主要部分是苑景区,包括湖区、平原区与山区。因为时间关系,我们选择了精华所在、天然风景胜西湖的湖区去浏览领略一番。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的,如“芝径云堤”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金山岛”的布局是仿自镇江的金山;“烟雨楼”则是模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形状修建的;“沧浪屿”仿照的是苏州的沧浪亭。我们选择湖区游览的中线行走,沿芝径云堤北行,经环碧、如意洲达烟雨楼,化了近三小时。 湖区的建筑中,我喜欢的是南湖烟雨楼。两层的楼阁修建在青莲岛上,小楼背后临湖,有石栏 |
转自:http://www.fqhua.com/gl/hb/5998.html3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