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二)-避暑山庄

[游记]游记(二)-避暑山庄

2007-09-04    baidu.com

车,一路疾驰,到达承德市。承德是燕山山脉中间的一块小盆地,面积不大,人口也只有38万。哥哥已经替同志们联系好了当地的导游,顺利和地导会合后,下榻酒店,安排食宿完毕 ,来到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因先有避暑山庄后有承德,故取,“承德”,意为承受德泽。

避暑山庄的规模相当于两个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山庄,始建于1703年,前后历时89年才全部竣工,占地500多公顷,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8个北海公园之大。它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布局和设计上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同时吸取了唐、宋、明代建造园林的经验,集园林艺术与建筑技术之大成。

康熙皇帝为什么要在北京以北几百里的地方建一个避暑山庄?一直心中有个问好,之前也查阅了很多资料,结合地导介绍,才算明白点。际上他有硬的一手和软的一手。硬的一手是在长城外设立“木兰围场”,每年秋天,由皇帝亲自率领王公大臣、各级官兵一万余人去进行大规模的“围猎”,实际上是一种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这既可以使王公大臣们保持住勇猛、强悍的人生风范,又可顺便对北方边境起一个威慑作用。“木兰围场”既然设在长城之外的边远地带,离北京就很有一点距离,如此众多的朝廷要员前去秋猎,当然要建造一些大大小小的行宫,而热河行宫,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座;软的一手是与北方边疆的各少数民族建立起一种常来常往的友好关系,他们的首领不必长途进京也有与清廷彼此交谊的机会和场所,而且还为他们准备下各自的宗教场所,这也就需要有热河行宫和它周围的寺庙群了。总之,软硬两手最后都汇集到这一座行宫、这一个山庄里来了,说是避暑,说是休息,意义却又远远不止于此。把复杂的政治目的和军事意义转化为一片幽静闲适的园林,一圈香火缭绕的寺庙,这不能不说是康熙的大本事。

山庄包括宫殿和苑景两大部分。我们和地导一起游览了宫殿区。由丽正门进入山庄,门的两边有两尊石狮,以显示皇帝的威严,细心的人会发现匾上的“避”字多写了一横,为什么呢,版本太多,分不清真假,其实康熙是一位功底颇深的书法家,我国古代“避”字及多一笔的这个字都存在,哪一种写法都是正确的,况且像康熙这样有心计的人绝不会把一个错字写到匾上的。

正宫里最惹人注目的是“澹泊敬诚”主殿,由于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这是清朝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各种隆重的大典也都在这里举行。

楠木殿后面,穿过“四知书屋”等建筑,就是皇帝的寝宫、“烟波致爽”殿。

再往里是西暖阁,里面一床、一案,靠近窗户有一个便榻。"西暖阁"与清朝历史关系很大,清朝有两个皇帝死在这"西暖阁"中一个是嘉庆帝一个是威丰帝。威丰在此阁中批准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并追认《中俄瑗珲条约》有效,现在在此阁的外面的墙上有一块牌子,是承德市政府在九七香港回归时立下的,不忘国耻的牌子。

坐观光车来到 “四面云山“此景是山庄的最高点,它只是一个亭子,又绝非一个亭子。我想,皇帝们建它,自然是有深意的。在它里面能够俯视整个承德,这跟皇帝睥睨天下的气魄免不了,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山庄的全景,也能看到承德市的全景。总之站的高望的远,一切景物尽在眼底。

从四面云山俯瞰承德市

最北端,是一座颇为壮观的“烟雨楼”,此楼四周环水,登楼眺望,可以一览周围的湖光山色。青青的草高大的树木,给你另外一种心情。“烟雨楼“是皇帝赏雨的地方。"烟雨楼"三个大字的金匾出自乾隆的御笔。如果这时你站在楼上,看着周围的树木,楼、台、亭、谢等景物若隐若现,一切都觉得如此神秘莫测,虚幻瞟缈,便会认为自己是置身于空中楼阁,有一种飘然欲仙之感。此处还是拍《还》剧中小燕子所居住的地方"淑芳斋"所在地。但里面很小,小燕子爬的那棵树也没那么粗,院子也没那么大。

穿过建筑群继续向北,眼前一亮,透过一大片松林,远远望去,西边山峦起伏,中间是一个大湖,一条小路延伸到湖中的岛上;东边的湖畔又有许多亭台楼阁,美不胜收。园内的湖区虽然没有颐和园的昆明湖那么大,但是由于洲岛错落,湖面被长堤和洲岛分割成5个湖,各湖之间又有桥相通,两岸绿树成荫,显得曲折有致、秀丽多姿。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的,如“烟雨楼”,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金山岛的布局参照江苏镇江金山。平原区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树林,开阔豪放,绿色草地,流水淙淙。山岳区巍峨险峻,登峰远眺,可以饱览千山万壑,风光无限。

“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美景胜西湖。”尽管六巡江南、遍览天下美景,但当时的康熙皇帝还是对承德避暑山庄格外偏爱,极尽赞美之词。

转自:http://hi.baidu.com/xiangdaojiuxie/blog/item/fe1f31f40d7983dbf2d385a7.html32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