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 [游记与散文] 我是避暑山庄的邻居。先得地利,又得人和,经常串门一般走进这偌大的皇家园林,因此自詡为“文明福地”的有福之人。 几十年来,我不敢光享这“福”。 只享不“报”,不是中国文化人的传统。 还有,它辉煌的历史文化在中华文化长河中涌起的浪峰及对我们今日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性意义,总是撼我心魄——不写它,真的是心绪不宁,寝食难安。 一 “避暑山庄是一部大书。这部书博大精深,浩如大海,我可能要穷尽毕生精力去‘读’它了……” 我向我的朋友这样说——彼时我们正漫步在深秋中的芝径云堤上。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他从外地来,不知道承德人挂在嘴边的“清代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这句话,向我射来的眼神里明显地有几分不解和惊讶…… 其时,我已经有了写避暑山庄的打算,但心里明白还没有到可以动笔的时候,那么,就让我先走进它、研读它吧! 今年的同一季节,我独自在芝径云堤上散步。目极碧云天,遥望黄花地,身旁蓝色湖水拍岸,山庄内又是“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景象,不由地忆起了当年,自问:这部大书我读得怎样了呢? 我想告诉朋友们,读避暑山庄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凡是与山庄有缘的人都可以得到。 但,读懂避暑山庄可不是容易的事。 你可能到过这座皇家园林,你可能在游览过程中听过导游小姐的讲解。她们好像是艺术细胞特别活跃,会首先告诉你,这里曾拍摄过《马可·孛罗》《知音》《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懿贵妃》《还珠格格》《七个梦》等几十部影视剧。说是夸耀这个山庄也好,说是展示自己的行业才情也可,反正不可少的节目是一定得把你带进沧浪屿,用手中的小旗一指那水上建筑,就向外地人介绍:这就是小凤仙给蔡锷将军弹唱“高山流水觅知音”的那座楼。又把他们带到烟雨楼,举起扩音喇叭就说:“这就是小燕子的漱芳阁……” 这不讲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解说立即产生了令人赞叹的效果。 那些外地人顷刻之间就变得兴奋了,原在后边的拼力挤到前边,眼睛瞪大了,声音抬高了,争着发问:“小燕子是怎么倒飞到楼顶上去的?赵薇会轻功吗?”“你和赵薇合影了吗?她架子大不大?”……这时,导游小姐们的情绪都会处于极佳状态,和蔼可亲地一一回答提问,当外地人羡慕地说出精辟的结论“承德小姐见过世面,真有福气”时,她们更是脸上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花。 山庄的导游小姐们还有另一个拿手好戏,是少林寺、张家界甚至苏、杭二州等著名胜景地导游小姐们都不可能具备的特殊优势,就是事先铺垫了“承德话剧团演的电影《懿贵妃》就是在这拍摄的”之后,她们把游人带到山庄正宫区当年那拉氏住的“西所”。游览毕,随即把他们带到紧临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夹皮墙外,把二者联系起来,煞有介事地讲解:“当年慈禧就是摸黑从‘西所’出来,悄悄来到这夹皮墙外,偷听了咸丰和八大臣的密谈,感到了自身的危险,才策划了‘辛酉政变’……”又是“摸黑”,又是“偷听”,这颇具神密性的一招儿,有位新加坡游客曾戏称是“承德导游小姐的杀手锏”。我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指给我看白色皮鞋上面污浊的鞋印,苦笑着说:“她的话使所有在场的人都往前挤,我的鞋子险些被踩掉了。导游小姐的话发生这样的影响,厉害,厉害!” ——这不能不说是避暑山庄这部大书里曾经出现过的小插曲,若是由此引发了你读这部大书的兴趣,也未必不是好事。但,倘若因此就得出这皇家园林仅仅是拍摄影视剧场地的结论,可就大错了——因为这距领略她的真髓并非是千里万里之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