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避暑山庄管理中的问题 |
[游记]避暑山庄管理中的问题 |
2008-05-22 sina.com.cn |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是祖宗给我们承德人留下的珍贵遗产,绝大部分承德人都格外的珍惜和爱护她。但也有一少部分人不知道如何的去珍惜和爱护,甚至还干了不该干的事。这部分人就是承德的一部分导游和承德市有关管理部门。 导游水平太低 承德有着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精美绝伦的皇家园林,更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没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水平的人是不可能做承德的导游的。但承德很多导游实在不敢恭维,这从他们(她们)的经历就可以知道。承德的导游有一部分是下岗的工人,基本是初中毕业,混了一个导游证,摇身一变成了导游,就可以给游人讲解大清的半部历史!还有一部分是城郊的村民,昨日还是卖豆腐的村妇,今天就敢去避暑山庄给游人大谈中国的古建筑和造园艺术!还有一部分是刚毕业(最多是中专)的学生,乳臭未干,就可以给游人悉数博大精深的佛教教义!你只要留意一下她们的导游词和导游的方式,就会发现她们知识的贫乏和讲解技巧的拙劣。导游词是从书本上死记硬背下来的,她们不过是个播放机,在机械的给游人播放着书本上就有的东西,就象几岁的娃娃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样的机械和僵硬。另外就是给游人讲野史和道听途说的轶闻,根本就没有把避暑山庄的博大、精深、美丽、厚重介绍给广大的游人。有的人根本连书本里的导游词也背不下来,导游的时候走到那里就对游客讲:这个是XXX,,那个是XXX,没有历史,没有内容,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毫无生动、趣味、美感可言。这样的导游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带路人而已。这里我们要责问导游证的发放部门---承德市旅游局,你们到底是如何把的关啊? 以钱为本,误导游客 以前,避暑山庄里商业网点泛滥,现在基本没有了,但也没有耽误这些导游们发财,主要的途径就是乘坐观光游览车,这里的猫腻很大。承德避暑山庄80%是山区,为了方便游客,修建了一条通往山区的旅游路,有数十辆电动车来往于山区和平原区之间,确实为游客提供了方便。但费用是在门票之外的,门票92元(含2元的保险费),乘坐观光车的话还得再花40元。观光车可坐可不坐,但导游从丽正门进了宫殿区,时间不长出了山庄宫殿区(岫云门)就鼓捣游客坐车上山,因为她们可以从每一位游客的40元车费里拿10元的提成。如果仅仅拿了10元的提成还可以理解,但她们往往乘车往山区转了一圈,到了山下观光车停在了距出发点不远的地方,导游的工作就基本结束了,其他的地方就“放羊”了,而现在避暑山庄的精髓恰恰在苑景区和平原区,广大游客来避暑山庄仅仅是观看了山区,远距离的浮光掠影般的看了看山庄的苑景区和平原区,观光的内容不全面。这样她们既省了力气,还挣了提成,却光冕堂皇的坑害了游客。 避暑山庄的管理问题重重 为了加强对避暑山庄的管理,承德市文物管理局下设避暑山庄管理处,但避暑山庄管理处的管理水平如何呢?今天我在此揭示几个问题。一,避暑山庄内部人员和外部的不法分子之间“倒客”现象比较严重。承德市有一部分人和山庄内部的人勾结,不买门票或少买门票,往里带人,从中得利。这样的事情山庄管理处不能不知道吧?二,西北门的看门人,天天早晨在那里向晨练的人卖早点,早点里就有长时间用火煮过的玉米粥,煮粥的时间就在后半夜。这样的事情允许吗?一旦失火了咋办?山庄管理处不会不知道吧?三,松云峡里解放后给中央领导建的几处别墅居然当了波尔山羊的羊圈!群众反映了多次,最后是《燕赵都市报》披露后才得以解决,管理处的同志真的就不知道吗?现在羊圈的问题解决了,还会出现马圈、牛圈甚至是驴圈吗?四,永佑寺里那些曾经打算用来开民俗小吃街的不伦不类的现代化建筑,是经过了多少人多少次的呼吁(仅《燕赵都市报》就曝光过两次)才得以停止的啊!现在依然还有几处不伦不类的房子在遗址上,山庄管理处为何不全部拆除?难道还有啥打算吗?五,“野导”蔚然成风。中国只要有景点的地方就有“野导”,这不奇怪,但“野导”水平太低,心术不正,实在有损于承德的美好形象,这些人天天在山庄的丽正门、德汇门、宫殿区附近转悠,山庄管理处为何视而不见?六,政企不分。功能上山庄管理处是管理避暑山庄的,体制上它又是一个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政每年拨付的只是古建维护和修复的专项经费,而山庄管理处因为是文物局的下属单位,近些年进入了大量的人员。一方面是山庄的管理(尤其是古建的维护和修复以及大量人员的工资)需要大量的资金,一方面是资金的捉襟见肘。咋办?“民以食为天”,于是,山庄管理处也变得不伦不类,在挣钱养人和古建维护之间挣扎,最基本的职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管理也就出现了很多的漏洞。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b6a04a010009tx3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