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避暑山庄游记 |
[游记]避暑山庄游记 |
2008-06-14 bjlyw.com |
红旗渠观后感 前不久,新闻界的同仁组织了一次采风活动,前往河南红旗渠。这勾起了我三十四年前的一段回忆。那时我在青海第二野战医院当兵。 一天,听说晚上医院里要放电影,立刻,全院都兴奋起来。那时,最好的文化娱乐,莫过于看一场电影,可俩月仨月不一定能看上一次,即便有电影,还得去附近的青藏兵站部。这一回,人家送上门来,拥军爱民,那多爽! 电影的名字叫《红旗渠》,虽然只是一部纪录片,但由于真实、惊险,也让人感动。 放映结束,秘书老余来到我房间,问我电影怎么样,我说很感人。他说,你写一篇观后感吧,投到报社去。我大吃一惊,说我一个小战士,哪有那水平?他说,你是高中生,能写!这话很刺激。在那个年代,初中生就算有文化,高中生就是“秀才”。高中生不能写,莫非是冒牌的?于是我答应试一试。说实话,作文不是我的强项,数学才是我的最爱。 老余很高兴,去拿来几张青海日报稿纸,一张一张地数,如同数钞票,一共六张,一张三百字。他嘱咐道,写好了,改定了,工工整整抄在稿纸上,交给他寄。 铺开纸。文章开头难。闭上眼,回放电影:巍巍太行山,一片苍茫,十年九旱,地贫人瘦。一个老汉,大年三十,到远处山下去挑水,井深水枯,到晚上才排队到跟前。天黑了,刚过门的儿媳妇倚门远望,终于看到老公公了,她赶上前去,接过扁担;快走到家门口,脚下一滑,摔倒了,两桶水全洒在地上。新媳妇羞愧难当,老公公连忙劝说没关系。当天夜里,新娘子悬梁自尽了。第二天,老公公掩埋了儿媳妇,拿起破碗踏上逃荒的路…… 林县人民世世代代过着这样的日子,而一条漳河水就在脚下,看得见,够不着。县委决定率领人民重新安排河山。计划是在山西境内,将漳河拦住,沿太行山半腰石壁,开出一条“天河”,把水引进林县。一声令下,几十万大军开进太行。正是三年困难时期,除了钢钎、铁、长绳,一人一天六两粮,一个个的血肉之躯,那就是不怕死的精神。排险队长任羊成,腰捆麻绳,吊在万丈绝壁上,像只山鹰,飞来荡去,手持带钩的长杆,将石壁上松动的石头清除,为后来打眼放炮的兄弟清除危险。他头上是不时滚落的飞石,脚下是滔滔大河,随时还可能撞上山岩粉身碎骨―――“排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 为了水,几十条生命献出来了。为了水,几十万人前后奋战了十年,主干渠加支干渠,总共修了一千五百公里―――红旗渠通水了,五十多万亩干渴的土地得到了滋润……
|
转自:http://www.bjlyw.com/html/2007-04-27/939516332482.htm44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