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沧州风物 |
[游记]沧州风物 |
2008-05-22 sina.com.cn |
沧州风物——之二 2006-11-14 17:58:37 大中小 吴桥杂技 河流历来被史学家称为人类古代文明的摇篮,同时它也是雕刻大自然的工具。由于河流在它流经之地造就了广袤的肥田沃野,清澈的河水给人以充足的水源,使人类具有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河流也为人们提供了交通往来的方便,于是人们选定河边为生息之地,先为村落,后为城镇,再为都市。因此,河流哺育了人类,河流造就了城市,而人类改变了河流的面貌,又为河流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运河岸边的沧州,是中国著名的武术之乡。这里自古门派林立,精英荟萃,多出拳师剑客。而今众多的武馆、 拳社则是人们习武健身、切磋技艺的重要场所。同样处于运河岸边的吴桥县就是仰赖这条河流而兴,它位于沧州南部与山东德州交界,是举世闻名的杂技之乡。“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成为佳传。吴桥县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吴桥古时属冀州,冀州是产生“角抵”(一种竞技角力的游戏)的地方,这种“角抵”即杂技的雏形,秦朝称“角抵戏”,到汉朝称“百戏”。吴桥以其杂技艺术源远流长、技艺精湛、人才济济,而成为杂技艺术的发祥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誉为“杂技之乡”、“世界杂技艺术的摇篮”。 “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京北京都不收,条河两岸度春秋……”,这是吴桥艺人的“锣歌”,歌中的“条河”就是民间对运河的称谓。 “锣歌”是吴桥艺人随着技艺传承,口口相传,用于表演时使用的口语艺术,边打锣边说,以吸引观众。“锣歌”中的吴桥艺人主要活动区域是南京和北京运河两端的区域和运河两岸。事实上,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天津的“三不管”以及镇江的“粘鱼套”等地,江湖艺人称之为“杂八地”的地方,都是吴桥杂技艺人活动的最活跃地点,它们都在运河文化覆盖的区域内,运河流域经济与人口的发展,给了吴桥艺人宽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但如今,“锣歌”只存在于吴桥的杂技大世界,真正随船而飘、上岸生根的吴桥艺人已经没有了,随着古运河的区段干枯,那个给了后人无限遐想的南运河和它承载的人、物已经不复存在,它只留给我们一个远去的背影。 1993年,吴桥县创建了杂技大世界景区,吴桥杂技大世界,位于沧州市南 90公里的吴桥县城北,为国家首批4A级景区,集民俗、表演、餐饮、娱乐、交流、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展示几千年杂技文化的风采。吴桥杂技大世界自开业以来,接待过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景区内有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宫、杂技民俗风情园、滑稽动物园等八大景点。在这个浓缩的杂技世界里,追寻杂技艺术源远流长的历史,领略中外杂技艺术的精华,身临其境地触摸到杂技艺术的方方面面。 对吴桥杂技,从很小的时候就有知闻,源于姐姐在杂技团作琵琶伴奏员的经历。 那时,每当学校寒暑假,我总会去杂技团姐姐处逗留一下,在那里,接触到舞台上光彩夺目的各方面的演员,有被人称做面条儿的柔术演员小冯(小冯柔若无骨,每每我让她将手指头毫不费力地反折成几近于90度),有被称为杂技团一枝花的最漂亮的水流星演员小于子和健壮的底座演员德彪,臀腿粗壮的蹬技演员(忘了她姓什么),还有那个亭亭玉立的车技演员小华……他们都是从吴桥走出来的,他们本应还在校读书,但已早早承载了生活的压力,他们懂事、刻苦,小小年纪就有了相帮的意识,已对自己的家庭承担了照顾的责任,他们也耍小孩子脾气,但听姐姐说,她们多次共同对付欲图欺负她们姐妹的坏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719dd010006ft.html2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