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博施医院在沧州 |
[游记]博施医院在沧州 |
2008-05-22 sina.com.cn |
1900年农历5月,义和团运动爆发,山呼庄村义和团首领王之臣率领一万多人围攻沧州城,因为医院是外国教会办的,又有外国人在医院工作,所以就冲击沧州施医院,并烧毁医院大部分建筑。沧州官员和知名人士恐怕义和团对潘尔德等人有过激行为,就协助潘尔德和牧大卫等外国人全部脱离医院跑到天津后回国。潘尔德等到天津后,非常感谢沧州官民,告诫八国联军不要对沧州采取武力行为。 1901年,义和团运动平息后,英国人牧大为,医生潘尔德、潘尔济、潘道生三兄弟又来到沧州,决定重新修缮被烧毁的医院。潘尔德争取用庚子赔款和当地募捐重修施医院,又得到路博施全家再一次捐款。医院扩大了规模,由原来的40亩增加到70亩,房屋之间由独立的建筑建立连廊一体相通,并修起围墙。考虑到周围县乡交通不便,病人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就在盐山购置土地建筑房屋,成立沧州施医院分院。沧州施医院于1902年建成。大门朝东,是中国式红色,医院内由东南朝西北方向有六座二层楼,地板全部木制,为职工饮食、休息、居住、活动场所。东面两座楼房平顶,其余尖顶,多数有地下室。楼与楼之间有围墙,六角门相通,最西边的楼房北面是教堂,并建有育婴堂。再靠北是门诊。教堂东是二排大病房,南男,北女。当时仍由英国人管理医院。为纪念路博施全家倡议带头募捐创建医院,并重建医院,1902年医院建成后,由牧大卫、潘尔德监修,建立英国耶稣教(伦敦会、福音堂)重建沧州施医院纪念碑(纪念碑现在由个人收藏)。 医院重建使用后,潘尔德既要诊察疾病,又要管理医院的事务,终于积劳成疾,累病在床。因为不能得到有效治疗,1906年英年早逝,时年33岁。潘尔德病逝后,中英两国人民为纪念潘尔德,1911年6月由刘绅撰碑文为潘尔德树立一块纪念碑(见民国《沧县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567e3d01000dag.html32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