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双版纳游记 |
[游记]西双版纳游记 |
2007-07-31 |
澜沧江——湄公河 “西双版纳”一词系傣语,意为“十二个田赋单位”。这里生活着以傣族为主,包括景颇、哈尼、布朗、基诺、拉祜、瑶、汉等众多民族。得天独厚的条件,使西双版纳赢得了“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孔雀之乡”、“大象乐园”等美誉。 在西双版纳我们停留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很多的旅游景点都没有去看,照片照的也很少,所以今天的照片都来自于网上。澜沧江古时傣族称“南兰章”,意为“百万大象繁衍的河流”。在西双版纳澜沧江就象母亲河,被誉为东方的多瑙河。我们进入一些景点时经过了澜沧江大桥,雄伟壮观。 西双版纳被称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与这里的气候有关,我们到达这里的第二天就去参观了热带雨林,对于我们这些北方人来说,热带雨林是个神秘又向往的地方。我们去的时候热带雨林里正下着朦朦细雨,有些同志忘记了带伞,所以就在地下捡起了一片脱落的芭蕉叶作为雨伞来挡雨。说是去参观热带雨林,但实际上我们根本就没有踩过那片土地,因为我们走过的路都是架构在地面以上的,有些地方离地面距离还很远,象是架构在空中的小路。我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资源。进入热带雨林,就可以用“漫无天日”来形容,因为在这里你根本看不见天,全部被高大的热带植物遮挡住了。如果没有导游,和这条有路标的小路,我想所有进入这里的人都可能永远走不出去。虽然对这里无比向往,但真正进入这里才发现,它的可怕要胜过它的美丽。我是学生命科学的,我了解,越是雨水丰富的地方物种越是丰富,有毒的生物更多样。所以我们进入这里后,很多没见过的植物我们都不敢去碰触,更别说是动物了。这里的土壤层其实很薄,营养不是很丰富,因为落叶量虽然很大,但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很多,所以分解物质的速度也一样的惊人。因此对于这里的土地来讲,就是物质的流通量很大,但存储量很小。这样来讲营养物质丰富、肥沃的土壤还应该是北方的黑土地! 野象谷是西双版纳的一个主要景区,位于景洪市北部山区。野象群、热带原始森林、基诺民族风情构成了野象谷的旅游特色。我们做游览车在野象谷中穿行,据说大象是个很记仇的家伙,你最好不要惹它,否则它不会放过你。在野象谷中我们并没有看见野生的大象群,只看见野生大象的脚印。所以为了表示弥补,我们只能去看驯养大象的表演了,为此我还特地买了很多的香蕉来喂给大象,他们很可爱的。在野象谷的崇山峻岭中,生活着一个叫基诺的少数民族。这是在1979年才被国务院确认批准的我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全族仅有2万余人。历史上基诺族祖祖辈辈以森林打猎为生,过着半游猎的生活。基诺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独特的民族习俗。基诺族的太阳鼓,震撼人心的声音至今难忘。如果你没有听过,那么去看看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吧,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到西双版纳就一定要来品尝这里的水果和特色美事,最想念西双版纳的菠萝了!菠萝饭和手抓饭也不错哦。 都是好吃的东东,大家还认识吧! 评论 (6) | |
原始链接:http://summer512.blog.sohu.com/21107060.html |
转自:2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