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嶂石岩游记 |
[游记]嶂石岩游记 |
2007-07-16 |
周五临时决定去嶂石岩玩两天,电话和妻子商议,妻女自然高兴。前段时间一直在商议暑期带女儿出去旅游的问题,这段时间妻子单位上新系统,工作离不开。我呢,出门机会较多,所以家庭旅游还是希望妻子和女儿出去走一走。远门虽然时间受限,但近处还是比较方便的,虽然临时决定,准备时间还是绰绰有余的。晚上妻子女儿超市选购了一顿午餐带上,略微收拾必备衣物洗簌用品,按压着女儿兴奋的心情让她睡下。吃过晚饭才回的我赶快和朋友联系,安顿好第二天的住宿,再和妻子点检一遍要带的必备用品,这才放心。 匆匆吃过早餐,七点准时出发,一路疾驰,两小时左右就来到了著名的嶂石岩景区。电话已经联系好的朋友已在等待,首先安顿好晚上的住宿,然后给我们介绍了一下景区主要景点就出发了。 嶂石岩的闻名,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以当地名称命名的独特地貌。景区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西南86公里处的赞黄县境内,地处太行山主脉中段,兼具北国雄奇南国俊秀之特点,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分为纸糊套.冻凌背.圆通寺.和九女峰四个主景区。 景区内生态优良,地质遗迹保存完好。山势层峦叠嶂,丹崖壁岭一脉相连。我们首先选择的是纸糊套景区,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 进入景区不远,路边一小亭子吸引了我:将军诗碑亭。路边蜿蜒曲折的是为迎接澳门回归而修建的各界名人的题字碑刻墙。 继续前行就来到了纸糊套景区的始发地:淮泉寺,背景就是著名的嶂石岩地貌。寺内比较著名的就是一块千佛碑,碑刻历史久远,本想好好参研一下,可女儿不感兴趣,催促连连,只好走了,略有遗憾。进殿参观,却看有不知真假的僧人一字排开在为游人解语,不禁大失所望,扭头就走...... 边走边说给女儿:人生的命运需要自己掌握,岂是他人几句话所能参透的?也许女儿还不能明白许多,我想她终有一天会了解的。言谈之际,不觉进入一片清幽密林...... 走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阳光透过密林斑斑驳驳照射在长满苔藓的石阶上,听着此起彼伏的蝉鸣,心中只有宁静...... 路旁树木繁茂密集,这种树种却不多见,经了解才知这些树多为漆树。漆树在当地又被百姓称为“王八树”,呵呵,言下之意是这种树很凶,会咬人。大家也不要担心,呵呵。其实是说这种树对人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接触会引起过敏反应,使皮肤红肿刺痒,很是难受,百姓形容其厉害似王八咬人一般,碰到了就好受不了,呵呵,我们不接触好了。 路旁巨石高耸却充满了生机,不禁为大自然的造化而神奇。嶂石岩还有一大特色我认为就是各种奇石,或纹理或颜色或化石,很是多样,建议有喜欢的朋友关注一下。 看这方巨石形态硕大却具清晰纹理,不知它经过了几千万年的沧桑变迁而矗立在这方山崖。 抬头望去:山崖突兀,高耸如云,不由心下惴惴,快走快走-- 回音壁又名回音崖,为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天然回音壁,1997年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回音壁表面平坦,壁高103米左右,弧度250度,弧长310米。壁下无论在何处发出声响,均会有清晰之回音传来,恰如原声,叠复相重,袅袅不绝于耳。 来到这里,你尽可以放开嗓子大喊几声,听那回声连连,所有不快郁闷均会抛之九霄云外。 壁中一方水幕飘洒而下,远看似有似无,近看影影绰绰,及至跟前,却似急雨降临,漫天飘洒着;按捺不住地伸手接受甘露洗礼,冰凉刺骨,寒战连连,暑湿之气一扫而尽;赶忙跳开,却已湿了全身。 回首看到崖旁石刻,不禁拍案叫绝,我想也只有臧克家先生的这四个字来形容才贴切。 登山之路虽然艰险,可我们也深知无限风光在险峰,一次次抛洒着如雨汗水,却不曾停下脚步。妻女的兴致甚高,一直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也只有拍背影的份儿了。好在随着地势的逐渐提高,山高林密,空气也越来越凉爽。 经过一个贩卖山货饮品的山民简易凉棚,经询问得知上面还有一个景点叫情人峡,路极是陡峭艰险,还没有迂回之路,登顶后还必须返回这里,看女儿毫无倦态,于是决定:上! 前行时间不长,只听流水淙淙:有瀑布?女儿不禁雀跃。路回峰转,一道水帘自山崖涌出,犹如一道雨帘飘洒着。伸手撩接,冰凉寒沏,于是捧饮一番,真是甘甜啊!旁边水桶,想是那家山民取水之用吧,这可是大自然赐予的天然矿泉啊! 拍照留存完毕,崖上传来喊声,抬头望去,女儿已在向我挥手催促了,于是匆匆赶去。 山路越发地陡峭,旁边就是万丈深渊,再三叮嘱妻女注意安全,女儿基本已是手脚并用了,不放心的紧跟后面,女儿却是信心十足。山路虽然越发艰险,兴致却是越发的高昂,看来女儿自三岁起的年年登山打下了良好的功底和心里素质。不管山路多么地艰险,归程多么地劳累,女儿从来不让父母背一步。曾追问过她为什么不要爸爸背,女儿一直不语,一次登山时也许是嫌我问烦了,回了一句,却让我时常想起而感动不已:爸爸,你也累了。 不知经过这番艰险迎接我们的是何等景色? 山路虽然艰险,可征服之后的喜悦是无法言表的。登临绝壁,环顾四周群山,放声大喊,只听回音在群山之间回荡着,女儿也用她那稚嫩的嗓音喊了起来:大山,我来了...... 看这千仞悬崖,虽然高耸千尺,却不能阻碍生命的越发繁茂。崖旁石壁,浸润着点点雨露,湿润着,流淌着,悄悄地向山下汇聚,试想没有这雨露汇集,何来山下湍急奔泻的小河......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此话真是不假!拖着愈发沉重的双腿,或侧行 或侧步,终于退回到中规有矩修葺整齐地线路上,全家一致同意:休息,休息,休息一会儿! 小休片刻,顿觉轻松不少。前行不远,一方巨石出现在路旁,大家看它像什么呢?告诉你吧,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鱼石化屏。 回到投宿的农家小院,时间尚早,淳朴地老板建议我们先冲个澡,休息一下。房间干净而整齐,太阳能山泉浴水温润柔和,很是舒服。洗毕下楼,老板提来滚开的山泉水,泡上一壶自备的铁观音,略闷一下,冲上一杯,抿上一口,在徐徐山风吹拂下,怎一个惬意来形容? 待妻女下楼,喝过几杯茶,商量到所住的山村转一转,和老板说定晚餐的食谱我们就溜达了出去,女儿早已和老板的孩子玩在了一起不肯同去,只好由她了。 山村经过多年的旅游开发,早已旧貌换新颜了。房子也不再是破旧阴暗的小屋,新建了很多楼房,还有就地取材用山石砌就的民居,宽敞而明亮,大都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都在经营着旅店和餐饮,还有几家经营日用百货的小型超市。村中小路都是由山石砌就,弯弯曲曲,上上下下直通每一家。不时可见挑着胆子贩卖各种草药和山果的山民走过,水果大都熟悉,那些药材可是叫不上名字了。 转了一圈回来,饭菜已准备好了,于是开饭。晚餐虽然简单,可口味做的很是不错:一个炖土鸡,一个丝瓜炒肉,还有一盘凉拌野菜;主食也是主人自家做的烙饼,软硬适口,女儿吃了好几块儿;还有小米粥稀饭,熬的醇醇的,很是好喝。我刚吃了几口,小老板拿了半瓶酒过来:老兄,我自己喝的,你尝尝,我们本地酒。倒上一杯一饮而尽:嗯,不错!枣香浓郁,口味醇和,拿瓶子来看,原来是当地酒厂出的一种枣酒,度数不高,价位适宜。邀请老板共饮,却再三推辞:还有很多客人没回来,我还要准备晚饭呢,就不陪你了。呵呵,那就自己喝。 评论 (1) | |
原始链接:http://glcwzc.blog.sohu.com/10009091.html |
转自:5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