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幸运,我可以参加清华禅学社组织的这次去赵州柏林禅寺的参禅活动。我非佛门 中人,但一直对佛教存有尊敬之心,尤其喜欢弥勒佛的笑容可掬:“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 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我的慈祥的姥姥一直供着观音菩萨,而且据说我的小 命曾因姥姥的虔诚而一度被救回。 我因从小体质较弱,被妈妈禁止去任何寺庙或参加任何庙会之类的活动,以杜绝与任 何“牛鬼蛇神”相遇的可能。所以这次的赵州之行在于我,应该算是有所突破的第一次了 。心中忐忑,尽量地问清所有的注意事项,还从图书馆借来一本古旧的书来简单了解一些 禅学知识。 应该说,我是带着一种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兴趣去往赵州的。而事实上,这次赵 州之行远远超过了我的期望,令我终生难忘。 一路顺畅,我们到了柏林禅寺。首先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在一个小小的甚至可以说是 又点破烂的赵州中竟然有着柏林禅寺这样一座宏大壮观的寺庙,甚至寺门外还有与之配合 的相当现代的宾馆,可见其声名远播、香火鼎盛。 一踏进寺门,就已经是另一番天地和境界了。 架着眼镜始终笑呵呵的明影法师先带着我们去吃斋饭。听说这里的斋饭相当可口,尽 管我晕车有些反胃,还是对吃斋饭跃跃欲试。:)明影法师说,吃饭是另一种修行。我们 都保持着安静尽力吃光所有的碗中饭菜(这是寺院的规矩)。不闻高声语,只听碗筷声。 这样安静认真的吃饭,我真的感觉到了心中清明。无论谁到寺院,我想吃斋饭都应该是不 容错过的。而这也只是寺院里因众人的敬畏或信仰而自然平静有序的表现之一。在这两天 中,我所见过的菜有豆角、土豆、油菜、酸菜粉条、蘑菇等等,还有米饭、馒头、面条以 及可口的汤。不仅丰富,而且相当好吃。听同行的小缀JJ说,有缘人还能够帮忙洗碗或做 饭。我刚好机缘巧合刷了一只碗,至今还心中窃喜。:) 吃过第一顿饭,安排好住宿之后,由明影法师带我们参观寺院。其实我在寺院里的所 有时间内,都尽可能睁大眼睛自习感受寺院的建筑文化。柏林禅寺的可看之处相当多,独 特的寺门,千年的柏树,由干枯的柏树做成的观音菩萨像……甚至不太重要的小亭子、我 们吃饭的地方都别有特色。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万佛楼和赵州禅师的舍利塔。单从外观 上,就可以感受到万佛楼的气势恢宏。一旦进入大殿,自然会被万尊佛像金光四射的庄严 所慑服,产生想要顶礼膜拜的敬畏之心。可惜我言语匮乏,无法描绘出那种宝相庄严。像 我这样对禅学一无所知的人,也是知道赵州禅师的“吃茶去”的公案,对赵州禅师深深尊 敬的。元朝时建成的舍利塔散发着古朴庄严的韵味,层层向上高耸矗立。 参观完学坐禅,晚饭后听明海大和尚讲“人生三要”。然后我们去休息,开始期待着 第二天早晨4:50的早课。 做早课时印象最深刻的活动之一。我们刚好赶上阴历的初一,听说这一次的早课要比 平常时间更长一些。早上被手机闹铃吵醒匆匆赶到万佛楼大殿的时候,管事的法师和多数 的男生以及那些虔诚的女香客早已安静地等在大殿里各自的蒲团之后。明海大和尚是寺里 的主持,自然也是早课的中心人物。我自然是全然不懂如何做早课,就跟随着大家双手合 十或者三拜九叩。有法师教过我们如何正确地拜佛,当然我也是大致学会了姿势,非常不 标准。但我清楚记得的是,法师说过,当你跪拜并将手心敞开放于头顶时,要想象两手托 着佛脚以养敬畏之心。最初,我的心中还是杂念丛生,执着于思考我这个佛门之外的人来 拜佛是否正确,或者观察那些法师想着他们在想什么。钟声、木鱼声和法师们的诵经声渐 渐把我从杂念中拉到一个单纯的想法:拜佛就是拜佛。禅中似乎说:人人皆有佛性,佛即 众生。那我们所拜的,应该不止于万尊佛像,不止于所有外在的佛,还有我们各自的心中 佛吧。 净慧大师的开示是最令我难忘的。不过这里就先卖个关子吧。:) 在短短的两天内,可以记录可以回忆的实在很多。大痴法师在教坐禅时说,见到我们大家 他感到很欢喜。借用一下法师的表达,我是欢喜而去,欢喜而归。 另:本人才疏学浅,擅长胡言乱语,请各位莫见怪。:) -- 每一个早晨,我都愿意睁开眼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