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柏林禅寺周末游记 |
[游记]柏林禅寺周末游记 |
2007-07-21 sina.com.cn |
一直以来,我就渴望着可以到山谷幽寺中借住几宿,既可以借山林的清幽涤荡身心,又可以体会一下出家人晨钟暮鼓、严守戒律的生活。 爱好旅游的朋友们相约周末到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一游,深入接触出家人的生活,正好符合了我的心愿。于是大家包车前往。 一路欢声笑语,车到柏林禅寺,已经错过了午斋。我们在茶香楼安顿了行李,就在明依师父的带领下,开始参观。 柏林禅寺历史虽然悠久,但由于近百年来,屡遭劫难,在1988年开始重建时,只有赵州禅师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唐朝古柏依然屹立。如今柏林禅寺已经基本重建完毕,雄伟壮观,令人神往。我们首先参观了2003年9月刚刚落成的万佛楼。这是一座气势磅礴的建筑,占地四千多平米,从外观上看,有三重飞檐,进入大殿,才发现殿中红柱直指到顶,中间供奉了五方佛金身像,四壁供奉了万余尊小金佛。午后阳光一缕缕从窗户投入殿中静寂的法物上,在这空旷幽深的处所,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明依师父为我们讲解了一些上殿的常识和头面接足礼。从万佛楼出来,来到赵州和尚舍利塔下。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也就是赵州和尚,在此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这门风一直传承下来,指导形成了今天柏林禅寺所倡导的生活禅。明依师父为我们讲解了赵州和尚著名的“吃茶去”公案。让人领悟到佛法禅机应该在生活中参悟。 参观完毕,明依师父把我们带到指月楼,在这里回答我们的疑问。问答之中,明依师父幽默而随和,无形中拉近了大家的距离。交谈中得知,出家人的生活极有规律、严守戒律。每日4:30早课,6:00早斋,然后是洒扫等事,坐香,午斋,再坐香,16:30晚课,18:00晚斋,仍然坐香。真是一个利于修行的道场。 晚课的时间到了。我们很荣幸地进入万佛楼大殿。男众在右边,女众在左边。出家人在前边,居士在中间。我们就混杂在居士队伍之中,对一切都感到好奇。领唱的出家师父唱腔非常好听,但很难学。我只能跟着节奏,照着书小声念诵。走神的功夫,就在想,自己竟然能亲临这样庄严的现场,亲耳听到出家师父们的吟诵,真是无法想象会有这种机缘。 终于到吃斋饭的时候了。朋友们欢喜雀跃。吃斋饭的情景令人十分难忘。斋堂内仍然是男众在右边,女众在左边。出家师父们在两侧靠近中间的位置落座。整个吃饭的过程中不能说话。几个僧人拿着盛饭菜的容器,轮番从面前走过,为大家添饭菜。想要添点,就把碗往前推。饭菜都很好吃,香喷喷的没有半点火气。可以让人吃得很干净。再添点热水,转一转碗边喝下去。然后把碗摞起来,推到前面,筷子并拢放在碗旁。饭后,几位居士立即投入到洗碗的义务劳动中。感觉不说话,只是吃饭,饭吃得很舒服。吃完也没有太多挂念。真好。 晚上,我们又聚到了指月楼,明永法师为我们介绍生活禅和答疑。忽然就想不起来要问什么,只觉得自己还未用过功,哪来的问题。朋友们的问题却很丰富,随着法师的一一作答,我平时想法中一些细小的疑惑逐渐得到指导。我从中认识到,打坐可以帮助心由粗想变细想,逐渐解决细惑。有所染着时,妄想就多,可以不去理它,渐渐妄想就越来越少。 休息时,明永法师有活动先走了。明依法师继续答疑。他告诉我们,可以去念佛堂参加活动,可以去坐香,也可以留下来继续聊天。朋友们意犹未尽,大家自然而然地围在法师周围,连珠炮似地提问。 到了21:00左右,明依法师建议我们去看暮鼓。于是我们就被钟鼓楼上那奇妙而变幻多端的击鼓所震撼。暮鼓的时间不短,接下来是撞钟和撞钟师父的吟唱。声音穿越了飞檐画栋的巍峨寺院,在夜空中久久回荡。皓月当空,风吹过,古柏发出沙沙的响声。漫步在庄严而宁静的寺院,我还沉浸在这里晚上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心中非常感激这里的开放,可以让我们这些在家人有机会深入领略出家人的风采,对他们的生活感同身受。 晚上住宿于茶香楼,环境整洁舒适,室内有洗手间和热水器。看着赠阅的书籍,我深深体会到当年主持修建这个道场的苦心了,这真是一个让出家人专心修行的道场,不用为生活琐事过多费心,环境很舒适。 定了闹钟。第二天早上4:30,我们按时来到万佛楼大殿上早课。外面仍是明月朗照。大殿中的灯光一一亮起,好听的吟唱声也响起,大家随着节奏,礼拜诸佛,行头面接足礼和问讯礼。一切都是梦幻般和谐而美满,容不下半分私心杂念、我慢我执。早课结束,腿有些凉。走出殿门,天已蒙蒙亮。 早斋之中,比晚斋多了唱诵和行礼的仪式。肃静一如既往。喝着南瓜粥,吃着油条和炖得很香的菜,心满意足。饭毕,待出家师父们先退下后,我们才被许可掀开蓝布棉门帘出来。 8:00整,明依师父带领我们来到万佛楼左边的普贤阁坐香。我们象模象样地盘坐起来,在膝盖上包好挡风的毛巾被,手结说法印,眼睛或睁或闭,舌抵上腭,数息计数,开始打坐。我因为宿有打瞌睡的毛病,所以就睁着眼睛,盯着自己身前地板上一道色彩,从一数到十,每呼出一口气息,就计数一次。念头常常跑出来捣乱,好在总能很快意识到,就继续数息计数。这样坚持了一阵。明依师父对我们很包容,嘴上说谁瞌睡就用香板打,但是并没有实行。坐香结束后,我们意兴未尽,又把明依师父围起来,争先恐后地提问。 9:40,我们有幸参加了一次法会。周日这天是农历九月十五,进香朝拜的人特别多。还来了很多藏传佛教的出家人一起参加法会。我们便听到了原汁原味的藏音吟唱。法会的时间不长,其间居士信众们不断虔诚地叩拜,万佛楼门外人头攒动。 午斋非常丰盛,大概有四五种菜式。午斋过后,到了离开的时候,我们依依不舍地上车,正商议着什么时候再来。这时,明依师父匆匆赶过来,手上拿了一大捧金黄的手珠。向我们这边不断探望。原来师父给我们送手珠作个留念。明依师父露出灿烂的笑容,向我们挥手告别。我们则感激不尽,为了这份意外而珍贵的礼物。 柏林禅寺之行圆满结束了。那悠远的晨钟暮鼓,巍峨庄严的飞檐画栋,虔诚清净的诵经吟唱,行止有方的清规戒律,都令人流连忘返。心灵中的契合,仿佛归家般的渴望。最令人难忘和感激的,是柏林禅寺的开放和包容。这里的出家师父们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印证了柏林禅寺倡导的理念: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并具体化为四句话,作为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生活禅”理念的心灵向导,也作为本文的结束: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首发于佛教博客 文章引用自: http://www.fjbk.cn/User0/317/Show.asp?/_articleid/4706.html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a8fc42010006qt1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