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村探路行(二) 站在村口,看着那不起眼的小门面,我说里面可能不会有什么好看的东西,说不定外面的风景比里面的还好呢(因为以前去过很多旅游景点确实有这种情况)。挑战者则坚持着要完成任务,一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样子。不管怎样还是进去看看吧。 要买门票呀?这么晚才进去,又不是过夜,只是拍几张片片,好不划算啊!一番讨价还价后,终于每人5块钱进了门(原价是成人8元/人,儿童5元/人)。 趁天还亮,赶紧在门口的招牌处(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石头村”)拍了一张集体照,证明到此一游。 往里走去,还有一道门,这个才是村子的门,是用石头砌的,还连着一道石砌的围墙,门楣上写着“云礼村”,是原来的村名。 进了这个门一看,果然是地地道道的石头村--石头建成的房子,石头铺的路,石头筑成的水渠,石头砌的塘基,村子的围墙和菜园地的四周也是用石头垒成的。该村占地约200亩,距今己有600多年的历史。 这是条充满神奇色彩的古村,据黎氏族谱记载,从黎思文翁第八代至二十代,人均寿命为77岁,黎思文翁95岁,村中溪水上游水比重比下游的轻,这些至今还是一个迷。 沿着石头铺的村道进入,大榕树舒展其魁梧的身躯,默默颔首。村道旁是弯弯的小溪,清澈透明的溪水从山上流下来绕村而行,溪水下面是一块块清晰可见的石头,被水流冲涮的没有了棱角。 顺着村道,两边都是参天的大树,尽头豁然开朗,石头砌筑的池塘里,幽幽的荷叶翡翠般轻轻地贴在水面上,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点缀其中,池塘边临危不惧的大榕树和随风飘荡的杨柳树,刚柔并重,还有一驾水车在不停转动... 通过一个门楼,进入参观屋,石头建成的房子,横竖有序的巷道,朴素简单,由于年代久远,围墙上长出了青苔和小草。现己无人居住,陈列着一些古老的生活用品和农具,这些景物记录着几百年来村里的风风雨雨,云起云落。 一路走来,几个开饭店的村民不断招揽生意,还搬出了自家种的番薯,看见番薯肚子马上发出咕咕声,中午还没有吃饭呢,称了几斤即刻煲熟,准备带在路上当晚攴,后来乐乐看上了这儿的土鸡,我们决定在这腐败一次,顺便也探一探这里的饮食行情。 点了几样都是本地的出品,炒土鸡,清蒸田鸡,蒸山坑螺,小溪鱼滚芥菜汤,炒丝瓜,菜都是村民自己种的,无污染,很新鲜,挑战者吃上了隐,又加了一个菜,乐乐还说下次来自己动手做,记得叫嘪我啊! 等吃饭时,沿着山路走了一段,不愧是石头村,连山路也是石头铺的,这条是村民放牛的路,当然多地雷啦,不知为什么乐乐屡屡中招,可能这些地雷被雨淋过后很像石头吧。 山坡草地上,几头黄牛悠闲地在吃草,看见我们经过,发出了特有的叫声,好象在跟我们打招呼,很有礼貌的呀! 阵阵山风吹来,白云飘飘,流水声声,清淳的田园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仿佛置身在世外桃源,怎不叫人为之向往... 青青的山冈依偎着小村庄,村子不大,但很有灵气,透着朴素的美丽。村里的小孩围着我们,乐乐跟他们聊起了天,无忧的笑容,好奇的眼光,让人感觉到质朴和真实,忘却一切烦恼而归于心的宁静。 感受着石头村中的休闲生活,我们都不想走了。饭店主人家的小狗让乐乐和黑妹爱不释手,这对欢喜冤家还抱着狗仔狗妹照了一张“狗男女”相。临走我和乐乐都买了几斤番薯带回来,好香甜的番薯啊!不要把自己吃成番薯就好。 回程的路上,乐乐给挑战者补课,传授了很多开车的经验,我也增长了见识,黑妹在后排睡大觉。车子在半路上停了两次,降温和加水,想不到这煤气管还挺耐用的,之前我还一直担心着呢。 到纪念堂时己是凌晨1点多,南哥和一班朋友正等着我们吃夜宵,好刺激的一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