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中南部,北距北京315公里,距省会石家庄市30公里,行政区划为15个乡镇、208个行政村,人口38万,总面积66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万亩,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境内交通便捷,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有3个火车站,与周围县市相连的公路四通八达。 元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战国初元氏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后属赵国,赵王始封公子元于此,元氏由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为县。迄今已有两千余年。这里是东汉汉明帝刘庄的诞生地,是战国名将李牧、楚汉名士李左车的故乡。古代著名数学家李冶晚年寓居西部封龙山,潜心研究数学理论,写出了享誉中外的数学理论专著《测园海镜》。 元氏县资源丰富,土肥山美,物华天宝,阡陌流金。西部山区盛产核桃、无核黑枣、大红袍柿子、满天红石榴。人称“元氏四宝”,文明遐迩,享誉中外。东部平原素有“粮仓棉海”之称,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油菜、芝麻、大豆、红薯以及蔬菜、瓜果等。西部山区、中部丘陵区现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蛇纹石、石英石、铬矿石、硅矿石、大理石、高岭土、石灰石等40多种矿藏。县城 北部有储量6000万吨的优质煤层,煤矿建设属省“八五”重点项目,已竣工投产。旅游资源得到充分挖掘,省级旅游度假区蟠龙湖水面宽阔,山水相见,风景如画,区内已开发了高档别墅,各种游乐设备、服务设施和娱乐场所一应俱全,已经成为集度假、娱乐、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理想场所,并被评为全市十佳景点之一。省级风景名胜区封龙山山峻水美,风光秀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集佛、道、儒家历史景观于一身,是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山。 “九五”以来,元氏县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13.8%,2001年达到33.9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1.2%、14%和15.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6%,2001年达到1.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4%和9%。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旅游、文化教育、娱乐服务、住房等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优质粮食品种和蔬菜、林果、食用菌种植面积增加,全县石榴基地扩展到5万亩,面积居全省第一。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0%以上。工业生产通过加大项目投入,实施资产重组,使化工总厂、热电厂、化肥厂等骨干企业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以化工、电子、轻纺等为特色的工业生产格局,达到了年产液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