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双版纳-异域的热带风情 |
[游记]西双版纳-异域的热带风情 |
2007-10-09 3608.com |
西双版纳的出名,还源于作家叶辛的那部轰动全国的小说《孽债》和同名电视剧。花开四季、果结终年、江河水长流的西双版纳纠缠着一代知青的爱恨,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西双版纳是云南开发得比较早的旅游区,交通十分发达,西双版纳景洪机场是云南第二大航空口岸,昆明每天至少有2个航班往返,旺季可达6-10个航班,航线520公里,飞行时间45分钟,全票价520元。 昆明长途汽车客运站每天有20多班卧铺班车和高速班车开往景洪,全长虽然只有700多公里,但途中弯道较多,行驶时间一般在18-20小时之间。从昆明发往景洪的长途汽车均为夜班卧铺车,好处在于错开白天的公路高峰运营,也让游客节省了白天的时间。 景洪市区有景洪汽车客运站和版纳客运服务站,每天有很多班车开往各县、乡,会带你到想去的旅游景点。景洪市内不大,租自行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版纳宾馆等地均可租借,但需要交纳200元押金。另外,仅观赏市容,可乘当地的人力车,费用2元左右。 西双版纳住的地方很多,只要不是在傣历年去,基本都会有住处,一般小的酒店,标间也就是60元一晚。 橄榄坝是我们版纳之行的第一个景点。人们常说:“不到橄榄坝,白把版纳下。”橄榄坝位于景洪东南37公里,是西双版纳海拔最低的地方。橄榄坝在泰语中叫做“勐罕”,“罕”是卷起来的意思。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到这里讲经,教徒们就用棉布铺在地上,请佛祖从上面走过去,佛祖走过去后,教徒们又把布卷起来。于是“勐罕”就此得名。 放眼望去,茂林修竹掩映着一座座别致的小楼,清晨或傍晚,薄雾漫卷,体态婀娜的傣家女子,吱吱呀呀,从竹楼上款款而下,挑着小桶到江边汲水,这情景,该是可以入画的吧? 到橄榄坝的时候,正好遇上雨,坐在竹楼上,听着雨水在芭蕉叶上跳舞,喝着糯米香茶,看着在雨中一片片潮湿的绿色,所有的喧嚣和寂寞都在这一刻消失殆尽,心情犹如一眼清澈的泉水,轻盈地流过一切过往,将一切郁结的心事消解,所有澎湃的,不安定的情绪,都在叮咚的水声中消弥。在雨中,那丛月光下的凤尾竹,从旷野走进了我的心中。 如果把西双版纳比做四季常青的绿海,那勐仑热带植物园就是绿海中一颗耀眼的珍珠。勐仑热带植物园座落在湄公河之流罗梭江心的的葫芦岛上,是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建立的。经过科研工作者30多年的辛勤培育,已有数千种奇花异树在这里安了家。由于这里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园中的各种热带植物简直长“疯”了:望天树高达数十米、铁树王要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热带雨林浓荫蔽日、修竹斑澜多彩多姿。热带植物园的精萃当属热带棕榈园。这里生长着棕榈树250余种、近万株,全都高大挺拔、青翠欲滴、亭亭玉立、楚楚动人。走进热带棕桐园,仿佛置身于一个选美赛场,看得人目瞪口呆、如痴如醉。 游热带植物园一定要找一位导游小姐,这些傣家姑娘不光能如数家珍般地给你介绍各种热带植物的习性,让人眼界大开,还是非常好的摄影模特。她们都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打着五彩缤纷的遮阳伞,就像一只只漂亮的花蝴蝶,在万绿丛中飘来飘去。有她们那俏丽的情景做点缀,你的纪念照一定会拍得更鲜艳、更亮丽。 版纳野象谷位于勐养自然保护区南缘,是西双版纳最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园和观赏野象活动的景区。野象谷里有数百头野象,但能不能看到就全凭运气了。在森林中徒步行走时,遇见大象千万不要招惹,因为大象是一种爱记仇、爱报复的动物,它的鼻子特别管用,能把对手的气味储存10年以上,有道是“大象报仇十年不晚”,它对红色敏感,上坡驾轻就熟,下坡却捉襟见肘,遇见大象切不可往高处跑。大象还喜欢喝盐水,并喷洒在自己身体,以驱虫杀菌。景区管理者专门在一河段定时撒盐。 在野象谷的崇山峻岭中,生活着一个叫基诺的少数民族,这是西双版纳独有的民族。它是在1979年才被国务院确认批准的我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全族仅有2万余人。历史上基诺族祖祖辈辈以森林打猎为生,过着半游猎的生活。基诺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独特的民族习俗。一到景区会意想不到地受到他们敲锣打鼓的夹道欢迎。 从景洪驱车向北,穿过国营农场的万亩橡胶林,一小时后就到了曼典——一个傣族人聚居的小山村。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傣家风情。旅游车刚刚停稳,就有身着鲜艳筒裙的导游小姐迎上前来,今日旅游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跟她们进后山观赏热带雨林:一株株参天巨树拔地而起,直刺苍穹,用它们那浓密的枝叶架起了一个巨大的绿色天棚,人站在树林中几乎不见天日。林中到处是藤树相缠,盘根错节,荆棘丛生。高高的树冠上各类飞禽在不停啼叫,密林深处不时传来阵阵猿鸣。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终于见到了隐藏在深山峡谷中的曼典瀑布。再往上看,山崖更陡、森林幽暗,让人毛骨悚然,众人只好望而却步。 回到山寨竹楼上,好客的主人早已为大家准备好了傣家风味的饭菜,炒木瓜鲜脆可口,竹筒饭散发出浓郁的清香,喝着甜酥酥的米酒,吃着不知名的兽肉炒的青菜,大家交口称赞傣家饭菜色美味香。 饭后,一日游中最开心的活动——泼水开始了。由于傣族把水看成是吉祥的象征,所以泼水已成为曼典山寨一日游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细心的主人为大家备好了清凉的泉水和锅、碗、瓢、盆各类家什,一时间,大树后,竹楼旁,四下都埋伏着手执水盆的“狙击手”,一不小心,就会有一盆清水把你浇个透心凉。这时候,到处都有圣洁的甘露从天而降,人们追着、泼着、打着、闹着,一切烦恼不快统统抛到九霄云外,连上了年纪的老人也笑得前扑后仰、满面红光。 从景洪出发,汽车西行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勐海的景真八角亭,这是版纳境内最具代表性的著名寺庙。 八角亭整个看起来更象是一个华贵的皇冠:上端由若干个精致的飞檐翘角由大渐小重重叠叠至亭顶而成。亭下,大象、孔雀、青蛙之类的飞禽走兽雕像栩栩如生地座落在亭子四周。庭院幽静,香烟缭绕,在这远离了城市喧嚣的寺庙中我静静地感受着与世无争的淡恬,也感受着傣族独特的佛教气氛,那是一种宽厚平和的气氛,比内地庙宇的威严肃穆更具亲和力。 最扯人眼球的还是寺庙里那些可爱的小男孩。这些孩子约摸七、八岁吧,头发剃得很短,穿着合体的黄色和尚服,一脸稚气,游客提出和他们一起拍照,他们一点不推辞,礼貌随和落落大方,极为乖巧。 版纳的教育方式特别而有趣:傣族没有自己的学校,傣族男孩上学都在寺庙里,由寺庙分小学、中学分别传授着各个阶段的文化知识和佛学知识。在这里学习的孩子随时都可以还俗。傣文传男不传女,傣家女孩只能到汉族学校里去学汉语。 西双版纳同缅甸、老挝两国接壤,清晨从景洪出发,午后就可以跨出国门,进入缅甸的边境小城勐拉市。在那里,你可以逛入流熙攘的中缅街、观中缅友谊纪念塔、看当地特有的“人妖”和其它内容的歌舞表演,购买珠宝玉器也是一日游的重要内容。缅甸的珠宝玉器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小城内每家珠宝店都是金光闪烁、琳琅满目。由于是自产自销,缅甸的珠宝比中国国内便宜不少,只要你独具慧眼并挑选认真,不愁买不回货真价实的珍品。 游缅甸不能不看著名的“辽多母”佛像。身长十数米的大佛侧卧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巨大古榕树旁,神态安祥,眉字端庄,面带摄人心魄的永恒微笑,给人以无尽的遇想。游人纷纷与大佛合影,期待佛光普照、安渡此生。 西双版纳的雨林谷很有意思,这里居住着一个1989年才被人们发现的原始部落,只有1000人,只有部落首领一个人懂得汉语。这里的男人在婚前都是住在树上,只有结婚后才可以搬到后山里住,他们平时的主食是树叶和泥土,以打猎为生,吃生肉喝生血。女孩子的身高都不足140公分。他们喜欢和游客交换食物和香烟,喜欢拍照,因为这对他们来说都非常新鲜。我们无法和他们交流,导游会告诉你如何和他们说你好、再见之类的简单用语。 这里的男孩子从小都要学会射弩,否则就会找不到结婚对象的,花五元钱,他们会教你射弩。有些老人的牙齿是黑色的,像沥青一样,据说是涂的一种防蛀牙的东西。 长脖人是另一种族的人群,据说如今只剩下500多人了,这些女孩子每年都要往脖子上套一个铜圈,非常可怜。她们最怕的就是摔倒,一旦摔倒边上没有其他人的话他们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吊脚楼是西双版纳的特色建筑,由于气候比较潮湿,所以一般吊脚楼的一层是不住人的,用来饲养牲畜或储放物品。人住二层。在傣族人家里,标准的格局是厨房,客厅,卧室。卧室是绝对不向外人开放或参观的。即使是家里来了客人留宿,也是只能睡在客厅。 傣族人还保留着母系氏族的习惯。在家女子负责家里大小事务。男孩等长到17,8岁就要离开家,嫁到女方家去,男孩的父母为他准备好一双银筷,六百元钱,把男孩送到女方家后男孩就不能再回家了,除了一年两天的“开门节”和“关门节”。男孩到了女方家,必须当三年的苦力,以博得女孩家的信任。在这三年的时间里,男孩主要做三件事,第一种地,第二割橡胶,第三是到澜沧江去淘沙金给女孩做个首饰。在这期间,男孩在女孩家也是享受客人的“待遇”,必须睡在客厅。等三年期满,女孩的家里接纳了男孩后,他这才正式成为女方家庭的一员了。于是,对于男孩来说,苦日子就结束,好日子就来临了。男孩不必再下地,割橡胶。只需在家做饭,看孩子就好了。其余的交给女方来做。因此这儿的女子由于操劳,加上高原的紫外线照射,外貌老的比较快。云南十八怪里有这样一句:云南十八怪,十八岁的姑娘像老太。 版纳的地理气候和自然资源等条件的影响,傣味形成了它独有的风味,概括起来为:酸、苦、辣、怪,而烧烤则是傣味的常规的制作方法。不论口味如何地怪,但到版纳一定要尝试那里的菜肴,否则是一种缺憾。 香茅草烤鱼 将葱、芫荽、辣椒、盐等佐料放入清理过的鱼的内脏,用当地一种有香味的草捆扎住鱼,放在炭火上烘烤。 香竹饭 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然后烘烤至熟。吃的时候,需要先捶打竹筒到外壳裂开,轻轻一掰,香竹饭就从竹筒中脱壳而出,香气扑鼻而来,米饭口感细腻。饭店里可以选择饭米和糯米,糯米与我们平时吃到的稍有不同。吃糯米饭要先洗手,因为要用手捏,捏的时间越长,口感越好。 酸笋煮鸡(鱼) 酸笋是用竹笋腌制而成,通常与鸡肉或鱼放入锅里同煮,酸笋把油荤的腻化掉。 喃咪 喃咪是傣语,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酱。原材料为在炭火上烧熟去皮的西红柿,与葱、蒜、芫荽、香蓼草、野花椒、剁碎的小米椒、盐拌在一起,如再加入一种当地的酸果更加可口。 炸牛皮 一道必须与喃咪相配的菜。炸牛皮的制作过程要求十分精细,将刮洗干净的水牛皮放进锅里煮熟,用刀切成小块晒干备用。食用时,把牛皮放进油锅里炸,待牛皮炸泡、变黄,蘸着喃咪,酸辣清香。 罗嗦 罗嗦是傣语,其实就是年糕。用芭蕉叶包住吊浆面,在蒸笼里蒸熟。这是一种的小甜食,街头有当地人出售。 傣族烧烤 近年来烧烤在全国范围内风行,但在版纳,似乎什么都可以用来烧烤,有竹虫、猪脑,还有蜘蛛,要尝试就得挑战自己的勇气了。 在西双版纳,别忘了买上一盒红豆(也叫相思子),这可是十分浪漫的一份礼物 傣族彩绘木雕一般来说越沉的质量越好,大多为大象形状,大的约100元,小的几十块就行。傣族,一般而言60元左右。 竹编工艺品、热带干果蜜饯、茶叶等没什么固定价格,可尽量侃价。 西双版纳水果品种极多,芒果、荔枝、龙眼、菠萝、柚子、菠萝密、西番莲、杨桃、西瓜(冬春上市)、木瓜、番石榴……但只宜在当地消费,不便带走。在版纳买水果,西瓜、菠萝蜜以个论价,当地人做生意都很公道,所以价格和质量大可以放心。有些水果的味道会让人接受不了,有的会引起过敏,比如芒果,所以第一次吃的时候,不可贪多。 在西双版纳也要小心被骗,谈谈被骗的经历吧。 我们到达西双版纳的那个晚上,来接我们的是一个司机和一个导游,而且是开着一辆索纳塔。导游对我们说,第二天的行程由于没有赶上大团,所以就只有这辆车全程带我们游玩,司机和导游也是全程只陪同我们两个人。我们真是感觉像开了小灶一样,还真挺兴奋的。第二天一早,我们如约和导游小姐见了面,我们的行程开始了。由于去西双版纳植物园的路程要大约2个小时,所以一路上导游和司机向我们大概地介绍了一下纳双版纳,沿途的第一站导游会带游客到路边的水果摊,他会告诉游客这些水果摊都是果农现摘现卖的,比市里便宜很多。水果摊的后面是橡胶园,顺便可以让游客亲自参观一下橡胶园。其实也怪我们,我们此次云南行最想吃的水果就是菠萝蜜,因为没吃过嘛。于是我们下车问了菠萝蜜的价钱,也是由于4月份不是吃菠萝蜜的季节,老板告诉我们熟的要10元钱一斤,真是觉得很贵,老公知道我想尝,说那就买点尝尝吧。就在这时,来了个自称游客的人,马上走到我们这里说这个菠萝蜜有多麽多麽的好吃。他说要不和我们分着买一个,我想也是,这麽多的东西我们也吃不了阿。于是我们同意了。最终我们花了70元钱买了大半个菠萝蜜,我真是怎麽都觉得太贵了。当我在水果摊来回看看时,果摊老板向我兜售一种自称是走私过来的药材时,刚才那个自称游客的人马上对药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开始和老板还价。我突然意识到了问题,毕竟咱们也是从大城市里来的,这种托儿的骗局最终还是被我识破了。 后来几天从当地人那里得知这种水果摊都是导游会带游客去的地方,而他们主要是让你买那个药材,我们那个被骗的菠萝蜜算是个意外吧,哈哈。谁让我们想吃呢,虽然价格贵了很多,老公说就当是给导游的小费吧,你别说,后来导游对我们非常好呢。所以请大家记住:一般西双版纳旅游的第一天都是由这种小车和一个导游单独带游客游玩,记住千万不能随便买水果摊的东西,尤其是不懂的药材什麽的,绝对的上当!
|
转自:http://www.3608.com/Article/2007-9-12/155358477.html2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