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的鸡足山有着她特别的美丽。我们游览了九莲寺、佛塔寺、祝圣寺、石钟寺,寻着竹林小道,来到虚云禅寺时,天色已晚,加之天又下起了小雨,寺周围平时秀美的森林被袅袅雾气笼罩着,本来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好象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纱,仿佛成了空中楼阁,给人一种无限的神秘之感和莫名的惬意。 虚云禅寺处于鸡足山的半山腰,始建于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高僧儒全禅师向大理杨宗尧募化建成寺院,到万历三年(1574),由姚安土官高凤增建殿堂,取名觉云寺,到万历三十年(1602),住持可全禅师扩建更名大觉寺。清光绪三十年(1904)虚云和尚驻锡振兴,使鸡足山佛教禅风再振。20世纪60年代寺院被毁,1997年释惟升在大觉寺遗址上创建了虚云禅寺。 释惟升是虚云禅寺的方丈,在当今的鸡足山可算是很有佛学研究的僧人之一,他已正式公开出版了《虚云老和尚的足迹》,还正撰写着《鸡足山佛教志》。我们和他是朋友了,因此,座谈中话语都很投机,特别是听了释惟升对佛教文化的探讨,使我们深受启发。直到夜深了,身上也感觉有些凉意了,我们才去睡觉。 我们住在西厢房,房背后有山水轻唱。小雨已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但躺在床上还听见雨声一样的水声。潺潺水声的伴随,渐渐地让我们都进入了梦乡。大约在第二天早晨的五点钟,我们还睡意正浓时,一种雷声般的响动,把我们惊醒,起初还真以为是打雷下大雨了,再细听时小时大、节奏有致的声音后,才明白过来,那是寺里的鼓声。“咚—”,“咚—”,带着深沉浑厚的音调,仿佛从远方渐渐传过来,接着便稍稍加快了节奏“咚—咚”,“咚—咚”,此时的鼓声仿佛就在你的前面了。渐渐地,节奏更加快了起来,“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节奏越来越快,鼓声激荡,惊动了住在寺里的每一个人,震荡着整座寺院,激动着人们的心。这鼓声仿佛和雷声交织在一起,从天上传来,震动了天地,唤醒了林中之鸟,响红了东方的朝霞。难怪寺里的鼓楼上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上彻天堂惊圣众,下通地府震幽冥”。 虚云禅寺的鼓声里,饱含着浓浓的佛教文化,让人感到美妙,让人启发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