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瞻仰西柏坡(页1) |
[游记]瞻仰西柏坡(页1) |
2007-07-16 icyw.cn |
瞻仰西柏坡 <FONT size=3><br><P><B>早就对革命圣地西柏坡心向往之,直到2006年11月初冬时节,才终于成行。汽车从石家庄市区出北二环,沿石家庄到平山的公路向西北,大约不40公里就到了建国初期修建的国内最大的水库:岗南水库。汽车爬上水库大坝南岸,碧蓝如玉的岗南水库尽收眼底,而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西柏坡,就座落在岗南水库的北岸,汽车要沿着水库走大半圈,大约20公里的路程,才能到达西柏坡革命历史纪念馆和中央领导故居所在地。据随行的老西柏坡朋友告诉我们,真正的中央领导故居实际在建国初期修建岗南水库的时候就已经被淹没在库底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复原建筑,心里稍稍有些遗憾。新中国在大规模搞建设的时候损毁了不少历史遗迹,也包括革命者自己的足迹,殊不知道革命足迹本身也是伟大的历史,也是永远值得纪念的丰碑。<br></B><p><P><B>汽车几经周折终于到达西柏坡革命历史纪念馆,已经是中午了,馆长亲自接待我们,就在接待过中央首长的大餐厅里凑呼一顿,大约20多个菜,酒也上来了,酒的名字也是西柏坡。几杯白酒下肚,话就多起来,馆长酒量和口才都一流水平,为我们如数家珍般的介绍西柏坡的光荣历史和现在的发展前景。坐在宽敞明亮的大餐厅里,觥筹交错,高谈阔论,看窗外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真是无法体会当年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的感觉。想到先烈,不禁觉得自己有些腐败,看看如玉的湖水,想象已经长眠在水下的革命故居和那些轰轰烈烈的革命事迹,再听听馆长关于建设大西柏坡红色旅游经济开发区的宏伟设想,怎么也联系不起来,假如先烈有知,不知做何感想?诚然由于先烈们的足迹踏过这片土地,给后人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也带来了物质财富。但作为今天这块土地的主人,我们是应该以弘扬精神传统为主旨呢,还是把革命遗产作为开发地区经济的动力?<p></B><p><P><B>正琢磨着这个奇怪的问题,馆长已经安排我们坐进舒适如人民大会堂国宾接待厅的历史事迹多媒体教室,据说很多中央领导也是在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我于是正襟危坐的安静下来,思绪随着眼前的画面回到炮火连天的中国解放战争年代。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此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京。西柏坡成为中国革命在农村的最后一个中央指挥机构,以其特殊的贡献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毛主席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两个务必:</B><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于是开了中央领导人以数字概括革命纲领的先河,后面有了华国锋主席的两个凡是;邓小平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胡书记则提出了时下十分流行的八荣八耻,真是值得认真学习体会领袖们的良苦用心。<p></B><p><P><B>西柏坡之行的最后一站是参观中共中央旧址。虽然是复制品,但在夕阳下,依然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古朴和厚重。和延安的中共中央驻地比较,这里的大礼堂没什么变化,既是会议室,也是大饭厅。但防空洞有了很大的进步,院落的交通和建筑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领袖们的故居,由延安时期的连排窑洞大家同处一院,变成了现在的独门独院,显然是革命有了巨大的发展,中央机关也有了模样。这里还陈列着当年毛主席从西柏坡进北京乘坐的美式Jeep,酷似国产的212吉普,不知道当年主席坐着Jeep进北京是什么样的心情,我感觉肯定比我现在坐着豪华的BMW7系轿车轻松。压力、不满足和失落感仿佛成为现代人的不治之症,象流行感冒一样,越是在大城市蔓延的越快,物质生活和革命时期比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人们的幸福感却象革命传统一样难以继承和传扬,我们的先烈们如果早知道他们的后代们活得这么沉重,会不会放弃了革命的念头呢?革命解决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问题,改革开放使得中国人民进入小康社会,但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解决人们对生命的安全感和幸福感?</B><B><p></B><p><P><IMG height=480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 src="http://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612/3670569823174112734.jpg" width=640><BR>(西柏坡雪景)</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瞻仰西柏坡 |
转自:http://www.icyw.cn/bbs/archiver/?tid-90390.html27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