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柏坡游记 |
[游记]西柏坡游记 |
2007-07-16 likeonline.com |
离纪念馆不远的山脚,有一排白灰抹墙、灰沙砸顶的土坯房。房前是一圈儿矮矮的土坯围墙,这便是大决战的总指挥部。毛泽东同志及时地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指挥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歼灭敌人正规军一百四十四个师(旅),非正规军二十九个师,共一百五十四万余人。这三大战役,使国民党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的精锐部队基本上归于消灭,大大地加速了全国胜利的到来。正如周恩来同志曾说的:“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据讲解员介绍:1975年这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曾经是在这场战争中的敌方高级将领--------被俘释放的国民党十二兵团司令黄维,当他迈进中央军委作战室的门内,瞅着这座普普通通的民房,瞅着房子里的几张破旧桌椅,看着墙上几张发黄的作战地图,盯着茶几上一架老掉牙的摇把电话机无比感慨地说:“共产党、毛主席真伟大,蒋先生必败,蒋先生必败。” 毛泽东同志旧居是前后两个小院。前院有一个磨盘和猪圈,当年毛泽东同志不让拆掉这些东西,他说我们走后老百姓还要用。楸树下磨盘旁既是毛泽东同志夏天纳凉的地方,也是他和战友们工作的场所。后院四间北房是毛主席的寝室和办公室,里面的沙发、茶几、办公桌、台历、书架、火盆等实物再现着他俭朴的生活。穿过有四个洞口的防空洞,看到一座三间窑洞式的房屋,它是朱总司令的旧居,屋内的用品大多是战利品:会客室里的金属桌椅是陈毅同志送给他的,这是1947年孟良崮战役中我军从敌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那里缴获的战利品。在西柏坡总司令一直使用着他。 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军事组的同志,像彭德怀、贺龙、陈毅、聂荣臻等多次在这里讨论军机大事。在总司令去逝前20天,他亲自批准将这套桌椅送给西柏坡。 周恩来同志的旧居在最东头,他当时兼任我军的总参谋长,工作十分繁忙,经常通宵达旦,或批阅文件,或起草文章。他办公室里挂的一张照片,是他当年为粉碎敌人偷袭党中央驻地的阴谋而正在凝神奋笔疾书,给毛主席起草请示信时拍摄的。 … 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旧址,原来是中央机关的大伙房,稍加布置即成会场。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同志和朱总司令的照片,两面墙上悬挂着党旗。长约十五米、宽约五米的泥墙土顶平房,在西柏坡村里真算作是最宽敞的“大”房子,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西柏坡,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驿站,不但是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见证,更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记载的永恒。身临其境,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所见所闻,使我心灵一次次受到冲击,我深深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让我长时间的驻足停留,依恋忘返……眼前的丰碑与柏与山永远屹立在这里!阳光照耀着柏坡岭,连绵的山峦载着起伏的翠柏在我崇敬的心里扩展开来,这山、这柏、这石、这水陡然填平了感官与心灵的巨大沟壑,山光人性俱怀崇意,我感到徘徊漫游的不是一批又一批游客,而是一代又一代求真的心灵!西柏坡纪念馆自建成以来已先后接待了1400多万国内外的参观者,对于半个世纪前那段光辉的岁月,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并将永远铭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我爱西柏坡,我更爱西柏坡独具的魅力…… |
转自:http://www.likeonline.com/bbs/archiver/board53/topic2995.htm29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