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驼梁山游记(转贴) |
[游记]驼梁山游记(转贴) |
2007-07-16 ztt2.cn |
驼梁山游记(转贴) 作者路奇(系沧州的朋友,10月3日与路客车友相会在驼梁) 生活在平原地区,厌烦了平缓单调缺乏变化的环境,想去寻找起伏、雄奇、壮阔的景色。十月四号起程,驱车六个多小时到达驼梁。进入平山境内,已见山势起伏,行驶在盘山公路上,一路上行,坡陡弯急,有时路的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上面巨石兀出摇摇欲坠,下方已成熟的庄稼或深绿、或浅绿、或金黄成带状、块状分布,从低缓地带一直延伸到对面的山坡,路旁粉红色的花椒一簇簇挂在长满绿叶的树上,像盛开的小花,红黄色的柿子长在高大叶已稀疏的枝头如同一盏盏点亮的小灯笼,小溪中潺潺流水映射出银斑状的阳光,三三两两的农家妇散落溪边,或洗菜、或捶打着衣裳,汽车的马达声有时会惊起路边的松鼠跳动着逃往树丛的深处。越往里走,山势越加雄伟,山头越多,重峦叠障,从近处山的满眼翠绿、金黄、深红到远处黛蓝雾色山影,层层叠叠,山天相融,美不胜收。 下午四点左右到达驼梁景区,驻在农家小旅社,稍事休息,大家就迫不急待地相约爬山,驼梁山只能第二天爬,只好选取近处较小的一座山包,全当战前练兵。在一个小山村一个农户的门旁找到一条上山的小路,因为是荒山,路隐在草丛中不易识别,拄杖的老婆婆颤颤巍巍随行一段指点路途民风纯朴令人感动。大家延着几乎认不清的路攀树扶草四肢并用向上爬,两边的荆棘刺透衣裤划破双腿也不顾及,经过双腿酸痛、一身臭汗之后大家终于登上山顶,平缓的山顶上叶子金黄的灌木丛连成一片,隐在灌木深处的黄色的沙棘果(当地老乡称为酸柿子)挤满枝头,拨荆斩棘走近,摘一枝品尝,酸中带甜,有一种果酒样的纯厚香气。山上凉风习习,吹尽身上潮气,向山下看,低矮的农家小院、暮色中的小村炊烟、带状的盘山公路尽收眼下,大家不由自主地深吸一口清凉的空气,对着山下大声呐喊——阿~哈~,城市中、工作中的紧张、压抑似乎随着纵情的呼喊而随声逝去。 下山后已到晚饭时分,洗漱完毕,来到餐厅,巧遇从石家庄来的自行车俱乐部的一行数人同室分桌就餐,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从石家庄100多公里一路上坡骑行到这里,令人敬佩。饭菜算不上丰盛,但菜是老乡自己种的,蛋是农家养的鸡下的,粮食是用石碾轧的,绝对算得上是绿色原生态。一开始两桌各吃各的菜,各喝各的酒,待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大家喝得兴起,对方年龄最长的寇先生即席高歌,以歌助酒,引来同室一片掌声欢腾,我方端酒相敬,对方也要求我方唱歌喝伴,我们一行有文艺爱好者相随,也不怯场,一曲女高音《好日子》唱得满屋喝彩,对方也不示弱,以歌相贺,双方你来我往展开了一场飚歌大赛,边歌边喝,大家不管是男女老少、活泼的内向的,都丢下矜持回归自然,每人都唱,会唱的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一起哼,边唱边相互敬酒,餐厅的服务人员也放下手中的活听我们唱歌。从《十五的月亮》、《草原之夜》、《祝酒歌》,到最后连《我在马路边拣到一分钱》都唱了,歌唱尽了,嗓子哑了,酒喝多了,那一夜很多人都醉了,那一夜很难忘。 第二天早上七点五十分开始爬驼梁山,门票五十元,为了上山方便,许多人花一到两元钱买一支拐杖,延着石头铺就的小路,伴着哗哗流淌的小溪,迎着习习吹来的凉风,欣赏着山上的美景,一路走,一路拍,留下身边美色。走进山中,只见山山相连,或陡峭或平缓,一些不知名的树木杂草布满山野,有的相同的树种成片或深绿、或金黄、或艳红,分布在山的一侧象给山峰缝上了一块块五颜六色的补丁,有的相杂而生,绿叶、红叶、黄叶、白色的、红色的果实挂在枝头,远远望去五彩斑斓,偶有一两只小鸟在身边跳动着躲避行人。路旁清澈的小溪从山上流淌下来,形成一条条细细的瀑布和小小的水潭,有的溪流从几米高处喷流下来,形成一条长长的水练,真想卸下身上行装冲一个天然淋浴洗尽身上凡尘,有的从几十米的高处漂洒而下,形成高高的水幕,微风吹来,幕布漂斜,雾湿小路,随手抓一把空气也能攥成水滴。小路弯延而上,台阶不多,时而巨石挡路,疑似无路,时而地势开阔,看到远处的山峦,除了一条人工铺就的小路外,其他人工雕凿的痕迹不多,更显出山的自然古朴,十月份山区的气候已有些凉意,游人不多,更显出山的幽静,试想如果在小溪旁古树下的石板上摆枰对弈那一定会被疑为天人。攀行游玩了三个多小时大家到了一处山岳相连的地方,这里地势较为开阔,一片草地已成枯黄的颜色。左面一架嘎嘎作响的缆车把行人接上来或送到另一侧的山下。几间简易的木房或旅馆或餐馆散落其间,此处离驼梁主峰还有三公里的路程,几十名山民牵着他们的马在招揽着生意,把一些疲惫的游客送到山顶。我们先到的几个人稍做休整,等一下后面的同伴,大多数人都表示要自己上山完成最后的登顶,除一名女士骑马外,我们伴着空气中漂荡的马粪味继续向山顶进发,躲避着偶从山上急驰下来的马匹带起的尘土快速前行,不多时就爬上了山顶。山上没有树木,被游人踏平的小草使驼梁山象一个秃顶的老人,登高眺望,景色尽收眼底,近处的山峰被浅绿泛黄的树木覆盖,远处山峰被雾岚隐去,只看到山的轮廓。品尝了小贩兜售的烤玉米、烤土豆,在驼梁山主峰碑前留影后延另一条同样有溪水相伴的小路下山,一片云雾漂过竞落下了小雨,我们在松林中前行,洒落的雨点打在落叶松上簌簌针叶散落在游人的身上,温润略带松香的空气使人精神更爽。轻缓弯延的下山路显然比上山要省力一些,虽然大家有些疲劳,由于没有了上山时的新奇感,对身边的景色也有些轻慢,下行的速度快了很多,只用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山下,下午两点左右吃过午饭后就踏上返程的路途。 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行程回到家,下车后拖着疲惫的双腿,走上城市中平坦宽阔的马路,感觉是那样的舒适、幸福,酸痛的双脚首先找到了家的熟悉感觉。久在平原城市中的人可能会羡慕深山农家的静雅、怡然,但久在山中的人家可能也会向往平原城市的浮华与广阔吧,以身践行,换位思考也算是此行的一点收获,当我在工作中乏味疲倦的时候仍希望再见驼梁! 转自 www.lukeclub.com |
转自:http://1.ztt2.cn/read.php?tid=32754&fpage=74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