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之美 北戴河海滨在外地人看来就是北戴河。每到北戴河总给人一个赏心悦目和清新的感觉,外地游客无不称赞北戴河之美。那么。北戴河究竟美在哪里呢?这倒是一个值得很好思索的问题。研究北戴河之美,抓住其美之所在,是保护、发展、建设北戴河的基础,因此,特对北戴河之美作一探索,以期此砖引得彩玉来。 老子说:“美在自然。”北戴河的青山、沙滩、碧海,海鸥、渔舟、蓝天,这就是自然之美。青翠的山与无边的海连成一体,海风松涛、惊涛拍岸给人以听觉美,青山绿水、碧树繁花给人以视觉美,刚毅沧桑的鹰角石,俯卧冲浪的老虎石,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园林在城中,城区是园林,身在城中不觉城,只因身在古树、别墅、庭院中。北戴河虽不如苏州园林那样精巧,但她的雕琢、点缀、构筑之物,崇尚自然而不造作,“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庄子语),虽美如明珠,但不失其自然真趣和山水自在的天性。我想北戴河之自然美的灵魂即在于此! 北戴河之美还在于她的曲线美和起伏美。从鸽子窝到戴河口,沿着海边走去,“九曲十八湾”, 曲曲有景,湾湾可游,通而不露,绝不能一览无余,既是曲径通幽,又是浩瀚大海,使人在此忘却尘虑,身心放松,天性挥发,融入自然,回归自然,获得愉悦与灵悟,获得身心的真正修复与精神升华。这就是北戴河曲线美给人的享受,也是古今中外游人之所以喜爱北戴河的原因之一。北戴河海滨不大,但山峦起伏,错落有致,虽无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峨媚山之秀和华山之险,但北戴河之山立于大海之滨,给人们以视觉上的极大反差,在大海的衬托下,构成了名山所无法拥有的独特景观,“水河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如果你登上北戴河联峰山顶,站在顶峰上,目光越过万倾古松,遥望那与地平线融合在一起的大海,俯看那万绿丛中别墅之顶的点点红,仰视那白云飘逸的蔚蓝色天空,“你会觉得天空间同它所有的光辉,一起投射到地上扑到你的身边,并栖息在我们中间”(恩格斯《风景》),这时,沉浸于景我一体状态的你,有一种动静结合、起伏相宜的特殊时空感受。 北戴河之美更在于她的人文美。孔子主张“美在人文”。他认为人文是社会文化,美就是文化,就是文明。山水文化,名胜古迹,传闻轶事,历史典故,就是人文。借文生意,以文悟景。北戴河海滨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别墅区之一,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踪迹,留下了许多历史典故、传闻轶事。我们党和国家的三代领导人都与北戴河有着不解之缘,也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江山还得伟人扶,神化丹青亦画图”(袁枚)。景因人而名的事例比比皆是, 江南三大名楼的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名,黄鹤楼因崔颢的一首《黄鹤楼》诗而名,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更使北戴河扬名天下。“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成为人们在北戴河寻求的一景。北戴河的七百多幢别墅,“层楼近水倚群峰”,“隐现于苍松翠柏之中”,成为建筑艺术博物馆,这是一个绝好的人文景观。北戴河的文化内涵,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想象力,借自然景观之魅力,使人文与自然交糅融合,使特定的意境得到强化。 美在自然,美在人文,将山水与文化两者紧密融合,浑然一体,完美自然,是百年来造就北戴河成为独特的风景旅游胜地的成功之处、经典之处,我们必须尊重前人的创造,“勿以无知而不珍,勿以见惯而不贵,勿以传统而不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