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游手记之西双版纳(四) |
[游记]旅游手记之西双版纳(四) |
2008-05-22 sina.com.cn |
与曼听公园相邻的是景洪总佛寺,花草树木簇拥的院内,一座四重屋檐的傣式佛寺在艳阳的映照下格外夺目,金色的底座和屋顶,洁白的墙面素雅整洁,屋脊上三座小佛塔和各种饰物排列有致更添神韵。在寺前的院中基座上,立一尊那种典型的小乘佛教全身佛像,身材修长金色闪耀,在佛像的头顶竖一支金色台帽,使佛像增添了一些活泼。游人不多,不时有身穿黄色袈裟的光头小和尚在院子中出入佛寺和旁边的阁楼,并用好奇的目光望着我,想把他们喊过来说说话。在院内的一角由泰国诗琳通公主来这里栽植的一棵树,树旁立一座纪念碑,树已长得很高大了并有树叶落于地面,拾一枚新鲜圆硕的叶子夹于笔记本中。在佛寺院中观赏后沿路回到曼听,一路观赏铁刀木树林和姊妹树等热带植物后出曼听公园。 打的去位于市区西南郊农林南路的西双版纳州民族风情园,司机说可以从侧面的南门进去没有台阶。风情园的面积很大,30公顷的土地上种类繁多的各种热带植物争奇斗艳,并且也充分利用这里少数民族多的特点一展他们的民族风采,在西双版纳按人口多少依次排列的少数民族中,除彝族外的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都在本民族建筑风格的民居里设有各自民族的展馆,展示衣食住行、生产狩猎、婚恋家庭、文化娱乐等风俗习惯,民居式的展馆中布局、生活用品等依原样布置,并有身着民族服装的姑娘现场解说,边听边看既丰富全面又生动形象。首先沿路来到了傣族馆,仍然是已经熟悉了的傣族干栏式阁楼,而且上到楼上来,到过几个傣寨除了那次午餐外还未曾上到傣家楼上呢。在很大的屋子内游客坐在长凳上听傣族姑娘介绍傣族,说到在傣楼中,那中间的木柱是不能倚靠的,而最好去靠那根福柱,顿时有不少游客争相把身子贴向那根福柱;然后又到通常不许外人入内的卧室参观,铺位在地板上并有蚊帐。在露台上,一傣族姑娘将吊在棚上绣有漂亮图案的傣锦摇摆起来让我感觉一下风力,并说傣家夏天就是这样用来扇风乘凉的。在哈尼族馆和拉祜族组馆也分别上楼参观,在哈尼族馆见一欧洲老外与几名哈尼姑娘相互很熟,感觉中外交往已经无处不在了。在拉祜族馆,拉祜姑娘纠正着游客对拉祜的发音应是“lahu”。在瑶族馆,长一对小虎牙的瑶族姑娘指着墙上挂的反应瑶族青年婚恋习俗的照片介绍瑶族男女若彼此有意如何咬对方的手臂时,有游客问她“你被咬过吗”,结果让人家姑娘在一片笑声中红了脸颊。各族民居基本都是那种干栏式阁楼,只是布局和用途各有不同。在两栖动物馆内有鳄鱼、蛇类等两栖爬行动物;还有民俗斗鸡场,没有进去而只是与在门口站立迎客的傣族姑娘聊。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464d3401000agb.html2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